[发明专利]用于化油器发动机上的闭气熄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0409.2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4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宋敬滨;郑利锋;任春玲;吕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02D11/10 | 分类号: | F02D11/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板 控制器 舵机 进气 化油器 进气通道 关闭驱动信号 传递 发动机熄火 接收控制器 控制驱动 驱动信号 熄火装置 闭气 发动机进气口 信号输入端 舵机控制 惯性运转 接收延时 进气系统 熄火按钮 熄火信号 响应信号 信号输出 延时到达 延时电路 可转动 发动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化油器发动机上的闭气熄火装置,它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内设置有延时电路,控制器用于接收熄火按钮传递的熄火信号产生相应的进气关闭驱动信号,控制器还用于接收延时电路传递的延时到达响应信号产生相应的进气打开驱动信号;舵机,舵机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翻板,翻板可转动地安装在发动机进气口与化油器之间的进气通道内,并且翻板与所述舵机控制连接,以便舵机接收控制器传递的进气关闭驱动信号控制驱动翻板关闭进气通道,舵机接收控制器传递的进气打开驱动信号控制驱动翻板打开进气通道。本发明利用翻板在发动机熄火后切断进气系统,防止发动机熄火后的惯性运转造成的燃油浪费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化油器发动机上的闭气熄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熄火后由于发动机转速较高,曲轴还要带动活塞运动,吸入可燃混合气。此时火花塞已经停止跳火,进气门开启时气缸内吸入的混合气无法点燃,曲轴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带动活塞往复运动,排气门开启时未经燃烧的可燃混合气排放到大气中,提高燃油消耗率,并对大气造成直接污染。
虽然单次“熄火后进气”过程中造成燃油浪费的量很少,但是随着发动机熄火次数的增加而积少成多,一般摩托车的使用频率很高,按照一天启动和熄火一次计算,摩托车寿命按照6年计算,寿命周期内正常熄火次数可达2200多次,整个世界范围内化油器发动机为数众多,因此“熄火后进气”的燃油浪费问题和碳氢排放也需要引起广泛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化油器发动机上的闭气熄火装置,它利用翻板在发动机熄火后切断进气系统,防止发动机熄火后的惯性运转造成的燃油浪费的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化油器发动机上的闭气熄火装置,它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外部的熄火按钮相控制连接,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延时电路,控制器用于接收熄火按钮传递的熄火信号产生相应的进气关闭驱动信号,控制器还用于接收延时电路传递的延时到达响应信号产生相应的进气打开驱动信号;
舵机,所述舵机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翻板,所述翻板可转动地安装在发动机进气口与化油器之间的进气通道内,并且所述翻板与所述舵机控制连接,以便所述舵机接收控制器传递的进气关闭驱动信号控制驱动翻板关闭进气通道,所述舵机接收控制器传递的进气打开驱动信号控制驱动翻板打开进气通道。
本发明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止关闭进气通道时的真空度对发动机造成损坏的现象,用于化油器发动机上的闭气熄火装置还包括:
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的另一信号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熄火按钮传递的熄火信号还产生相应的补气打开驱动信号,控制器还用于接收延时电路传递的延时到达响应信号产生相应的补气关闭驱动信号;
补气通道,所述补气通道分别与外部大气和进气通道相连通;
补气电磁阀,补气电磁阀设置在补气通道中,所述补气电磁阀的信号输入端与继电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以便所述补气电磁阀接收控制器传递的补气打开驱动信号打开补气通道,所述补气电磁阀接收控制器传递的补气关闭驱动信号关闭补气通道。
进一步,所述的延时电路的延时时间为5秒。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闭气熄火装置,利用切断发动机进气的方式熄火,能够防止发动机高速运转熄火后惯性运转造成的进气,减少燃油浪费,同时也减少了排放到大气中的燃油,减少碳氢化合物对大气的污染;
2、本发明的闭气熄火装置的结构简单,对各种化油器式发动机进气管路简单改装即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04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