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良好顺应性的抗凝血复合管状支架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30345.6 | 申请日: | 2015-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4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峰;丁希丽;邹同强;樊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L27/26 | 分类号: | A61L27/26;A61L33/12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良好 顺应性 抗凝 复合 管状 支架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顺应性、抗渗透性和血液相容性的具有双层海绵层的丝素蛋白和硫酸化丝素蛋白复合管状支架。
(二)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心血管类疾病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血管重建在临床外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球每年大约超过60万人需要接受各种血管外科手术,其中大多数都需要合适的血管移植物。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血管移植物主要包括自体血管、异体血管和人工合成血管,由于自体血管的来源有限以及异体血管的排异反应,使得人工血管移植术备受重视。目前,直径大于6毫米的大口径人工血管已经实现了商品化,而直径小于6毫米的小口径人工血管的临床应用非常令人失望。
小口径人工血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其植入人体后易发生急性血栓,而血管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良的力学性能和长期稳定的血液相容性是其技术突破的关键。对支架材料进行抗凝血改性以提高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的长期抗血栓性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在材料表面结合抗凝血蛋白和种植血管内皮细胞都是改善支架材料抗凝血性能的有效途径。肝素是常见的抗凝血蛋白,肝素单纯涂层后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能,但结合的强度不够,易脱落导致过快释放。近年来,一些学者采用等离子体照射来改变材料表面结构,使材料表面生成具有反应活性的基团,将肝素以共价键形式固定在材料表面,但是其抗凝血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处于体内环境中的支架材料由于要接触到体液、有机大分子、酶、自由基、细胞等多种因素,其生物学环境极为复杂,采用表面改性的方法对材料长期抗凝血性能的改善较为有限,随着支架材料的降解和表面修饰层的脱落,其抗凝血性能虽然可以满足高血流量、低阻力的大口径血管的需要,但还是无法满足对抗凝血性能要求较高的小口径血管的需要。另一方面,在支架材料的内表面种植血管内皮细胞可以形成抗栓表层,能够降低组织工程血管内表面的凝血酶原的活性,从而提高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特别是提高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的通畅率,然而内皮细胞在受到血流冲刷后保存率不足一直是困扰国内外学者的一大难题。研究表明,当植有内皮细胞的组织工程血管植入人体后,受到血流冲击最初的4~24小时内,会有30%~60%的内皮细胞脱落,而血管内皮层的修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血管形成血栓的可能性会极大增加,因此提高组织工程血管内皮层的保存率非常重要,而此时支架材料的抗凝血性能也显得尤为关键,这就要求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的支架材料既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又要具有长期稳定的抗凝血性能。
近年来,丝素蛋白以其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人员已经公布了很多采用编织物增强的方法制备丝素蛋白管状支架的技术(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249479.4、201110135353.9),该方法所制备的丝素蛋白管状支架的力学性能大幅提高,但其血液相容性较差,由此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为了提高丝素蛋白的血液相容性,我们对丝素蛋白进行改性,制备了硫酸化丝素蛋白。研究结果表明,硫酸化丝素蛋白不但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而且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增殖并维持其功能。
顺应性,是指在血压或者力的作用下,血管的容积可以增大或者缩小但不破裂的一种特性。血压变化时,人体的动脉血管也会随之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因而血管的顺应性对于维持血流的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植入人造血管需要承担天然血管相同的功能,因而人造血管必须具备良好的顺应性。人造血管与天然血管在顺应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血管重建手术中容易导致血管移植的失败,这是小口径人造血管移植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目前小口径人造血管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因此,提高人造血管的顺应性是人造血管研究方面的重点,这样有助于保证人造血管移植后的长期通畅率。
水渗透性是判断人造血管在植入体内前是否需要预凝血的依据,如果水渗透量比较大,在支架移植入体内后大分子的细胞及蛋白就能渗透到管壁外面,从而导致大量血液渗漏,易于在人造血管周围形成血肿或是假性动脉瘤。如果渗透量不够,表面血液弥散无法提供给新内膜足够的营养,继而会导致蛋白变性,最终引起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移行增生,最终导致血管狭窄闭塞。因此,人造血管应具有良好的抗渗透性能。
(三)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03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拔火罐辅助托
- 下一篇:一种改性复合海绵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