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蚁信息素引诱剂及采用该引诱剂的白蚁诱杀剂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9227.3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2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贺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彬 |
主分类号: | A01N65/40 | 分类号: | A01N65/40;A01N65/44;A01P19/00;A01P7/04;A01N63/04;A01N63/00;A01N6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1 | 代理人: | 何涛 |
地址: | 6111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蚁 信息 引诱 采用 诱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素引诱剂及采用该引诱剂的诱杀剂,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蚁信息素引诱剂及采用该引诱剂的白蚁诱杀剂,属于白蚁诱杀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白蚁是社会性昆虫,由数百万的白蚁个体共同生存于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群体中,其行为规律有利于采用引诱法实施灭治。诱杀法具有高效、环保以及杀灭全巢的特点,已成为白蚁防治的重要手段。目前主要是采用白蚁喜食的天然食物作为引诱饵料加入杀灭剂后配制成灭白蚁毒饵;作为饵料的有花生壳、玉米芯、蔗渣、木块、木屑、纸板、纸屑、糖等组合而成,由于以上材料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在白蚁诱杀过程中,白蚁群体是否主动选择我们的毒饵,这是影响诱杀效果的重要因素。怎样引诱白蚁去优先取食毒饵才是毒饵发挥防治作用的关键所在,因此在白蚁诱杀剂中添加信息素更能显著增加白蚁对毒饵的取食量,从而显著提高白蚁毒饵的诱杀效果。
同巢白蚁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对一个白蚁巢体的协调功能而言是不能缺少的。而同巢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又主要依靠白蚁外分泌腺产生的起诱导和调节白蚁行为反应作用的信息素来获得。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2.9.12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102657229A,名称为“一种白蚁防治饵剂”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白蚁防治饵剂。属于一种主要防治白蚁的杀虫药剂配方的技术领域。所述饵剂由硫酸铜、四环素、葡萄糖、纤维素粉、山梨酸钾和水混合组成。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硫酸铜和四环素是杀菌剂,对白蚁不一定有效。四环素不能完全溶解,会影响白蚁的适口性,白蚁不会取食。纤维素粉不管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合成,在自然界中有大量的类似物质存在,作为引诱剂不一定是白蚁取食的第一选择,引诱效果不好。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2.7.25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102599202A,名称为“生物白蚁诱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该专利提供了一种生物白蚁诱剂,原料包括松花粉或松香粉的任意一种,以及香樟树、大叶桉树、松木、甘蔗渣、玉米杆、高粱杆、面粉和蜂蜜。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香樟树在活着时,白蚁会大量取食,香樟树死亡后会产生能杀死白蚁的物质,香樟树引诱白蚁不会是活树,白蚁不会取食已死去的香樟树,所以会影响对白蚁的诱杀。其他所用材料是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白蚁群体不一定会主动选择,引诱效果不佳。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3.2.27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102939999A,名称为“一种用于杀灭白蚁的诱杀剂”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杀灭白蚁的诱杀剂。该诱杀剂采用甘蔗渣、松木糠、糖、使君子、大风子、附子、半夏、天南星作为原料,采用甘蔗渣、松木糠、糖三种极具引诱力的原料将白蚁从巢中引诱出来取食该发明。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诱杀剂的引诱剂主要为甘蔗渣、松木糠和糖,这三种原料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白蚁群体不一定会主动选择,引诱效果不佳。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4.8.13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103975969A,名称为“一种白蚁诱杀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全新配方的林木白蚁诱杀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诱杀剂可广泛用于用材林地、园林古木等林木的白蚁防治。本发明的林木白蚁诱杀剂由松木锯末、杉木锯末、栎类锯末、甘蔗渣、玉米粉、糯米粉、甘蔗成品糖、2,4-己二烯酸钾、氟铃脲TF、N,N—二甲基乙酰胺和水11种原料经简单的步骤制备而得。
上述现有技术中松木锯末、杉木锯末、栎类锯末、甘蔗渣、玉米粉、糯米粉是在自然界中常见的,白蚁群体不一定会主动选择,引诱效果不佳。使用氟铃脲TF、N,N—二甲基乙酰胺作为杀灭剂,这两种药物为化学农药,对环境不友好。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9.5.13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101427683,名称为“一种带毒诱杀白蚁的方法”的发明专利,该专利诱杀剂的原料及重量数为:克蚁星100克、蔗渣1000-5000g、白蚁信息诱导素2g,将克蚁星、蔗渣、白蚁信息诱导素混合,装入诱杀盒中,将诱杀盒埋放在堤坝上,白蚁信息诱导素将白蚁诱入诱杀盒内自由取食,白蚁误食毒饵又能在群内传递,利用吃同类尸体的生活习惯,相互传染,反复传染,慢性中毒后达到全巢白蚁死亡。
上述现有技术中,但蔗渣在自然界中常见的,白蚁不一定会主动取食,引诱效果不好。白蚁信息诱导素是在白蚁身上提取的,而白蚁提取液中所含的信息素只能保持24小时,超过24小时后就分解,没有引诱作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彬,未经贺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92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