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唤醒节能状态的终端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9107.3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8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张玉波;宋志强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周期定时器 定时器 业务数据发送 长周期 终端发送 唤醒 方法和装置 定时时长 节能状态 终端 关联 报文 休眠状态 业务数据 有效解决 接入点 删除 失败 应用 网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唤醒节能状态的终端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接入点AP设置长周期定时器,在所述长周期定时器超时时,向AP关联的每个终端发送第一个数的唤醒报文,并重启长周期定时器;AP在网络侧需要向该AP关联的终端发送业务数据时,启动短周期定时器,在业务数据发送期间,所述AP在短周期定时器超时时,向所述关联的终端发送第二个数的唤醒报文,并重启短周期定时器,在所述业务数据发送结束后,停止或删除所述短周期定时器;其中,长周期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大于短周期定时器的定时时长,所述第一个数大于所述第二个数。应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有效解决由于终端处于休眠状态而导致业务数据发送失败或业务数据发送不流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唤醒节能状态的终端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基于WLAN网络的室内定位技术越来越炙手可热,在零售、酒店、交通、医疗等众多的行业都有着光明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WLAN定位技术依赖于RSSI信号强度,具体的又可以分为下面两种方法:基于信号传输模型的三角定位法和基于信号采样的指纹特征法。由于室内多径效应、障碍物等因素的影响,RSSI值非常不稳定,导致基于RSSI值的定位结果的不可靠。而新一代的定位系统基于所谓的往返时延(Round-Trip Time,RTT)时间,依赖电磁波传输的速度的恒定不变的特性,克服了传统RSSI定位系统的缺陷,实现了更高精度、更稳定的定位效果。
所谓的RTT主动测量定位方法是指这样一种定位手段:基于接入点(AP)主动发送报文而进行的测量行为,即,由网络侧的AP向待测量的终端(STA)发送测量请求报文、接收测量响应报文,得出往返时间等测量结果,并进而计算出AP与终端的距离。
在基于RSSI值的被动式定位系统中,AP只需要被动接收周围STA的报文即可。而RTT主动式系统需要AP主动向周围STA发送测量请求报文。在通常的应用场景下,例如在商场、机场等场景下,待定位的STA都是各类手持式终端,如手机、PAD等,这类手持式终端由于电池容量的限制,经常会进入所谓的节能模式。在节能周期内,由于芯片处于休眠模式而无法进行有效的报文收发,因此,此时AP无法对处于休眠状态的终端进行有效测量。
几乎所有的手持终端都会频繁进入休眠模式,这是个普遍的现象。因此,对于RTT测量定位系统来讲,为了能够进行有效的测量,需要解决终端在节能状态下无法接收测量请求报文而导致的测量请求报文发送失败、进而导致测量失败率较高的问题。
另外,在组播视频播放应用中,也存在着由于终端处于休眠状态而导致视频业务数据发送失败或视频业务数据发送不流畅的问题。
可见,在目前的网络业务数据发送应用中,广泛存在着由于终端处于休眠状态而导致业务数据发送失败或业务数据发送不流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唤醒节能状态的终端的方法和装置,能够解决由于终端处于休眠状态而导致业务数据发送失败或业务数据发送不流畅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唤醒节能状态的终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入点AP设置长周期定时器,在所述长周期定时器超时时,向所述AP关联的每个终端发送第一个数的唤醒报文,并重启所述长周期定时器;
AP在网络侧需要向该AP关联的终端发送业务数据时,启动短周期定时器,在业务数据发送期间,所述AP在所述短周期定时器超时时,向所述关联的终端发送第二个数的唤醒报文,并重启所述短周期定时器,在所述业务数据发送结束后,停止或删除所述短周期定时器;
其中,所述长周期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大于所述短周期定时器的定时时长,所述第一个数大于所述第二个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9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