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枕套及构造枕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8973.0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3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艾维莱温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02 | 分类号: | A47G9/02;B32B27/06;B32B27/12;B32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枕套 构造 方法 | ||
1.一种枕套,用以容置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包括:
套,由第一材料制成;
胶体部分,其暴露面与薄膜结合为一体,且其未暴露面与基底组件结合为一体,所述基底组件由聚酯、棉花、氯丁橡胶、氨纶、尼龙或任意其他合成或天然纤维制成,所述薄膜及所述基底组件的边缘位于所述胶体部分边缘的外部,位于胶体部分外部的薄膜与基底组件间处于非结合、分离状态;
并且,所述套的边缘与所述胶体部分的边缘结合;
借由缝制将所述胶体部分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材料的边缘结合起来;
缝制时穿过所述第一材料、所述薄膜和所述基底组件,并且不穿过所述胶体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套,其特征在于将缝制时穿过所述第一材料、所述薄膜和所述基底组件,并且不穿过所述胶体部分替换为穿过所述第一材料、所述薄膜、所述胶体部分和所述基底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由热塑性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材料为热塑性聚氨酯或聚氯乙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部分由具有高热导率的胶体制成,以从使用者快速导走热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部分为基本水平的,且具有从一主平面部分的表面向外突起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可清洗。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可从所述枕头拆装。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由以下群组的材料制成:聚醚多元醇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羟乙基纤维素、乙烯基涂层硅胶、二甘醇、乙二醇。
10.一种构造枕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胶体部分和热塑性薄膜;
b)将所述热塑性薄膜覆于所述胶体部分上;
c)使用发热板按压所述胶体部分和所述热塑性薄膜以形成一胶体层及将所述薄膜和所述胶体部分结合起来;
d)打开所述发热板;
e)提供基底组件,并趁胶体表面还热的时候将所述基底组件置于相对于所述薄膜的所述胶体部分表面上,以使所述基底组件结合所述胶体部分因而形成一组装的胶体,其中,所述基底组件材料为聚酯、棉花、氯丁橡胶、氨纶、尼龙或任意其他合成或天然纤维;
f)从所述发热板上移除所述组装的胶体;
g)提供一织物;
h)将所述织物的边缘与所述组装的胶体的边缘结合起来,形成枕套;所述薄膜及所述基底组件的边缘位于所述胶体部分边缘的外部,位于胶体部分外部的薄膜与基底组件间处于非结合、分离状态;
借由缝制将所述织物和组装的胶体结合起来,缝制时穿过所述织物、所述热塑性薄膜和所述基底组件,且不穿过所述胶体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构造枕套方法,其特征在于直接在设置于所述发热板上的一模具上混合液态胶体材料,并与所述热塑性薄膜齐平形成步骤a)中的胶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构造枕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胶体为一预成型的固态胶体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0、11或12所述的构造枕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板包括一锯齿状的板,以在所述组装的胶体上形成一锯齿状的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构造枕套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缝制时穿过所述织物、所述热塑性薄膜和所述基底组件,并且不穿过所述胶体部分替换为穿过所述织物、所述热塑性薄膜、所述胶体层和所述基底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旅有限公司,未经蓝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89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办公室午睡枕
- 下一篇:一种磁性相片组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