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集成式杜瓦组件变温测试制冷结构的控温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28939.3 | 申请日: | 2015-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1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孙闻;王小坤;陈俊林;曾智江;郝振贻;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集成 式杜瓦 组件 测试 制冷 结构 方法 | ||
1.一种基于集成式杜瓦组件变温测试制冷结构的控温方法,所述的集成式杜瓦组件变温测试制冷结构包括环氧拉杆柄(1)、环氧拉杆(2)、液氮腔密封盖板(3)、外壳(4)、液氮存储腔(5)、杜瓦一体支撑小端密封盖板(6)、芯柱(7)、定杆帽(8)、液氮托盘(9)、冷头(10)、测温铂电阻(11)、引线(12)、引线环(13)、杜瓦一体支撑密封底板(14)、加热电阻(15)、杜瓦一体支撑大端密封盖板(16)、待测试杜瓦(17),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由待测试杜瓦及变温测试制冷结构所组成的密封腔体进行抽真空,在该腔体内部真空达到1×10-4Pa后,将刻有刻度的环氧胶拉杆(2)推到芯柱(7)底部,此时开始灌入液氮,并实时记录杜瓦冷平台(1703)上的测温二极管(待测杜瓦(17)芯片基板上已胶接的测温二极管的数值可监控整个降温过程,在经过t1Min时间的液氮冷却后,待测杜瓦(17)内已达到热平衡状态,此时记录杜瓦冷平台上温度T1和刻度L1;
2)待液氮存储腔(5)内液氮蒸发完后,将杜瓦冷平台的温度恢复到室温状态,再开始下一次测试,将环氧拉杆(2)拉到L2刻度,并持续灌入液氮,直至t2min后,杜瓦内部达到热平衡,此时记录杜瓦探测器基板的温度T2,当环氧拉杆(2)拉到L2刻度时,整个液氮存储腔(5)内充满液氮,而芯柱(7)被液氮托盘9分成两部分,液氮托盘(9)侧壁面与芯柱7内壁面之间存在0.2mm的间隙,既利于环氧杆(2)的推拉,也可由于毛细作用阻止液氮向下流动,因此芯柱(7)上部分充满液氮,下部分没有液氮,此时冷量传输途径为液氮冷量通过液氮托盘(9)侧面及芯柱(7)薄壁传输到冷头(10),通过冷链(1701)将冷量传输到杜瓦冷平台及探测器,从而达到冷却探测器的目的;
3)由环氧拉杆(2)的长度ΔL与ΔΤ为线性关系,即式中T0为液氮温度。因此在环氧拉杆(2)上端(201)区域刻上一定的分度值,该分度值代表了的分度,通过拉动不同刻度来调节不同液氮冷却量,实现精确控制所需的制冷温度;
4)为了保证所需的测温精度,在冷头(10)上贴了测温铂电阻(11)和加热电阻(15),其中测温铂电阻(11)用于监测冷头(10)的温度,当冷头(10)温度过低时,可通过加热电阻(15)加热得到热量Q,对热量进行补偿,即Q总=Q传导+Q加热,其中Q加热=I2·R·t,式中,I为加热电阻(15)通入电流,R为加热电阻的阻值,t为加热电阻通电加热时间,由公式从而达到精确控制测量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89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