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车位锁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8545.8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2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伟;周顺;李旭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1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车位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车位锁 ,属于车位锁领域。
背景技术
车位锁是一种机械装置,作用是防止别人占用自己的汽车车位,让自己的汽车随到随停,从结构形状上分为:O型车位锁、K型车位锁、T型车位锁、X型车位锁、A型车位锁,这些都是目前市面上常见造型。“K”型:是两头上翘的遥控车位锁,远看像一个横放的K字。这种车位锁结构比较简单,驱动较轻,但是明显有角,容易伤人伤车,且不防撞。“U”型:是摇摆式升降的遥控车位锁,升起状态是个大大的U字,这种车位锁比较大,比较醒目,外型也不错,使用12V7AH免维护蓄电池供电,具有一般的防水性能,防水高度4CM,一般冲洗停车场等不会有问题,但露天使用不理想。“O”型:是摇摆式升降的遥控车位锁,顾名思义升起时像一个O字,一般使用6V免维护蓄电池供电,也有防水功能。“A”型也是摇摆式升降的遥控车位锁。但是现有的车位锁一旦与车子发生碰撞,没有缓冲的余地,不但车位锁受到损坏,车子也会遭到破坏,同时结构有些不结实,有些过于复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中车位锁一旦与车子发生碰撞,没有缓冲的余地,不但车位锁受到损坏,车子也会遭到破坏等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车位锁。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车位锁,包括固定板、底座、左支杆、右支杆和锁子;所述底座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左支杆和右支杆的一端均滑动连接在底座上,另一端通过锁子锁接在一起。
上述车位锁一旦与车子发生碰撞时,左支杆和右支杆可在底座上滑动,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避免了车位锁和车子的损坏,且上述车位锁不需要电能,不容易出故障,维修保养成本低,折叠方便,结构牢固,同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优选,所述固定板焊接在底座上。
所述底座内安装有齿板;所述右支杆和左支杆的底部均设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的底部设有主轴,所述主轴上套有齿轮,齿轮与齿板相互啮合。这样右支杆和左支杆可在齿轮的带动下,在齿板上转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寿命长、转动灵活。
优选,铰接板焊接在右支杆和左支杆的底部。主轴焊接在铰接板的底部。
所述齿轮一端固定连接有直径小于齿轮的延长筒,所述延长筒上焊接有弹杆,所述弹杆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击打锤,击打锤外围设有铃壳,铃壳螺纹安装在主轴上,铃壳内设置有3~8个阻板,齿轮转动时,带动击打锤敲击阻板。这样不仅能够使车位锁在受到车子碰撞过程中,能够自动向后退,同时发出警铃,提醒司机注意障碍。
优选,所述铃壳内设置有6个阻板,所述阻板与击打锤碰撞发出响声。
所述左支杆上部焊接有副连接板,副连接板上依次设置有连接柱和上锁板;所述右支杆上部焊接有正连接板;所述连接柱和上锁板穿过正连接板,上锁板上安装有锁子。这样进一步提高了车位锁的稳定性,且结构简单。
所述正连接板由横板和纵板组成,所述横板和纵板垂直,所述副连接板分别与横板和纵板接触。这样相当于正连接板将副连接板包裹,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
所述左支杆和右支杆的数量相等、均为为两个以上,相邻两左支杆之间焊接有1~3个加强杆,相邻两右支杆之间焊接有1~3个加强杆。这样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稳定性。
所述左支杆和右支杆的数量均为为两个,两左支杆之间焊接有2个加强杆,两右支杆之间焊接有2个加强杆;所述底座两侧设置有滑道。这样不仅能保证车位锁的稳定性,且结构简单。
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直径为10~20mm mm。使用时固定板固定在地面上。
本发明未提及的技术均为现有技术。
本发明多功能车位锁能够使车位锁在受到车子碰撞过程中,自动向后退,同时发出警铃,提醒司机注意障碍,同时不需要电能,不容易出故障,维修保养成本低,折叠方便,结构牢固,同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多功能车位锁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多功能车位锁的主视剖面图;
图4是图3中B部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多功能车位锁的右视图;
图6是图5中C部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85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