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饮料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27983.2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0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贺超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77/28 | 分类号: | B65D77/28;A47G21/1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饮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饮料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饮料盒,其所带的吸管均为单根式吸管,消费者品尝盒装饮料时,先用吸管的简短扎破饮料喝顶面的密封层形成一个吸孔,再将吸管伸入吸孔中吸取饮料。
由于吸孔与吸管往往紧密接触,使得盒体内外在吸孔处是不导通的,因此,在吸取饮料的过程中,随着盒内液体不断减少,盒内的气压降低,与外部形成一个压差,消费者很难吸取干净盒内的液体,或者吸取液体是感觉很费劲,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饮料盒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饮料盒的制备方法,该新型饮料盒的制备方法易于实施,制备简便,且这种复合式防堵吸管能保障吸取液体顺畅。
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饮料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按以下方法制备复合式防堵吸管:
步骤1:制备主管(1)和副管(2);
制备副管的过程为:在管体的管壁下沿着管体的轴线方向开设至少一列通气孔(3);每一列通气孔中包括多个通气孔;副管的长度小于主管的长度;
步骤2:在主管或副管的外壁上涂胶,并将主管和副管并排粘接在一起;且主管和副管的下端平齐,主管的顶端高于副管的顶端;
步骤3:将粘接在一起的主管和副管的下段斜向切断,形成斜向切口;形成复合式防堵吸管;
步骤二:再将形成的复合式防堵吸管装在透明塑料袋中并封口,再讲封口的透明塑料袋粘在用于存放饮料的盒体的侧面或顶面,完成新型饮料盒的制备。
每一列通气孔中的多个通气孔等间距设置,且沿副管的轴向遍布副管的管壁。
所述的通气孔为2列,相对于副管的轴线对称设置。这样粘接主管和副管时,能保证不会将两组孔全部堵住。
副管的内径小于或等于外管的内径。
副管的内径为主管的内径的1/2或1/3。
副管的制备过程中,先制备一条外壁不带通气孔的管体,然后用打孔机在管体上等间距打孔,再将管体截为多段,每一段即为所述的副管;主管也采用先制备管体再截成多段的方法制备。这是一种高效率且自动化程度高的方法,制备管体和打孔以及截断均为采用机械以及流水线完成。主管也采用先制备管体再截成多段的方法制备。
副管的上端管口密封,防止灰尘掉入。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新型饮料盒的制备方法,采用的步骤极为简单,且制备主管和副管、制造底端的斜向切口、将吸管包装在塑料袋中以及将塑料袋粘在盒体上均可以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流水线方式实施,效率高。
优选采用两列通气孔,而且只需一次穿孔即可形成2列穿孔,易于实施。
另外这种复合式防堵吸管通过带有多个通气孔的副管使得使用这种吸管吸取盒体内饮料时,盒体的内外空气导流,避免了盒体内外的压差,因而使得吸取液体更顺畅。
通气孔均匀布置,造型美观,且沿副管的轴向遍布副管的管壁,是为了保障不是所有的孔都被盒体内的液体堵住,而且便于副管上通气孔的大批量制备。
主管的长度大于副管的长度;且主管的顶端高于副管的顶端,便于使用者吸取饮料,否则如果,主管和副管上端平齐,则吸取饮料时容易吸入一些空气。
主管和副管的底端的斜向切口使得复合式防堵吸管的底端形成一个尖锐的末端,用于扎破盒装饮料的密封层。
总而言之,这种新型饮料盒的制备方法构思巧妙,所制备的复合式防堵吸管能为盒装饮料的消费者提供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饮料盒的制备方法的外形图。
图2为采用新型防堵吸管吸取液体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副管的通气孔布置示意图。
图4为新型防堵吸管的制备示意图。
标号说明:1-主管,2-副管,3-通气孔,4-盒体,5-液面,6-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4,一种新型饮料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按以下方法制备复合式防堵吸管:
步骤1:制备主管1和副管2;
制备副管的过程为:在管体的管壁下沿着管体的轴线方向开设至少一列通气孔3;每一列通气孔中包括多个通气孔;副管的长度小于主管的长度;
步骤2:在主管或副管的外壁上涂胶,并将主管和副管并排粘接在一起;且主管和副管的下端平齐,主管的顶端高于副管的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79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