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蜇无性繁殖良种选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7743.2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1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游奎;刘心田;马彩华;马洪钢;韩方鑫;王绍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24221***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蜇 无性繁殖 良种 选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经济生物育种技术领域,涉及海蜇的良种选育技术,特别是创新性地运用和提升海蜇特有的足囊生殖、横裂生殖的无性繁殖能力,在优化和促进海蜇足囊生殖、横裂生殖能力及苗种保育技术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海蜇良种纯种家系的快速选育技术。
背景技术
选择性育种(简称选育)是一种古老的经济生物育种技术,各种农业经济作物、家禽、家畜多数都是人类祖先通过漫长的选育历程而一代代地选择、淘汰所培育的结果。通过定向的选择性育种,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特异性地培育具有不同特色的物种或者品种,在宠物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各种差异颇大的宠物狗、宠物猫等。选择性育种虽然比较有效,但过程一般非常漫长,通常需要若干代,甚至几十代、上百代的生物之间不同杂交、近亲交配等选育历程,方能获得性状比较稳定的等位基因纯合家系,形成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后,才能应用于生产实践。选择性育种主要目的是定向地培育具有特异性状的生物品种,纯化某些特异性性状的控制基因,保持相应品系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在有性繁殖过程中,异形配子形成时所历经的等位基因交换、突变等步骤,通常导致有性繁殖后代与亲代的基因型并不完全相同,也是生物进化的原动力之一。当某些优良性状的控制等位基因不是纯合家系时,有性繁殖的后代往往会发生性状分离,即子代不能够全部地保留亲代的某些优良性状。而无性繁殖过程则不改变亲代的基因组成,子代具有和亲代完全一样的遗传结构,因此也可以百分之百地继承亲代的优良遗传性状。无性繁殖技术也是人们一种常用的经济生物良种培育手段,如植物的扦插、嫁接、愈伤组织培养,单细胞生物的克隆,动物的体细胞克隆等等。虽然无性繁殖技术是一种最便捷地获取纯种生物家系的手段,但因为其操作难度较高及其应用物种方面的限制,在经济性动物中的应用并不多见。海蜇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海产经济动物,但其具有其他动物所没有的独特无性繁殖能力,为海蜇的良种快速选育提供了契机。
海蜇是一种脍炙人口的传统海鲜食品,也是海产八珍品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我国是世界上唯一进行海蜇增殖和养殖的国家,相关的苗种培育、养殖、捕捞、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的经济规模在一百亿元左右。虽然普通群众通常将可食用水母类统称为海蜇,但在生物学上,海蜇只是指刺胞动物门、钵水母钢、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属、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这一个物种,也是世界上十几种可食用水母中经济价值最高的种类,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沿岸水域。海蜇具有非常独特的世代交替生活史:海蜇水母碟状幼体一般每年4-5月份产生,至8-10月份生长发育为成体达到性成熟,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产生螅状幼体越冬,期间以足囊生殖的无性繁殖方式进行数量的扩增,次年春天海蜇螅状幼体以横裂生殖的无性繁殖方式产生碟状幼体,完成其生活史。即,海蜇水螅体世代具有足囊生殖和横裂生殖两种无性繁殖方式,也称为无性世代,而水母体世代行雌雄交配的有性生殖方式,称为有性世代。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展海蜇生活史的研究,90年代突破海蜇的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随后开展实验性的海蜇增殖放流活动,进入21世纪后海蜇的池塘人工养殖生产逐渐开始发展,增殖放流活动也再度兴起。总体上,我国在海蜇的苗种培育及增养殖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国外基本上没有关于海蜇育苗的研究与报道。我国关于海蜇苗种培育的专利技术屈指可数,申请号为2009100171201、2010106044908、2012102216726的专利申请公开了海蜇的亲体培育、幼体越冬、幼蜇培育、池塘要求、水质环境条件、地方种群杂交等不同的海蜇育苗技术与过程,申请号为2013107536509的专利申请公开了海蜇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申请号为2004100208275的专利申请公开了海蜇反季节育苗的技术。本专利技术发明人前期申请了关于海蜇短期低温诱导培育、越年保育无性繁殖、化学试剂诱导培育的3项专利技术,申请号分别是2009102299411、2008101594092、201010291449X,各自阐述了海蜇苗种培育优化与强化相关的一些发明技术,在海蜇苗种培育方面有了很好的技术基础和积累。当前,国内、外尚没有关于海蜇良种选育方面的技术发明和创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当前已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填补海蜇良种选育方面的技术空白,联合应用海蜇足囊生殖、横裂生殖的调控与优化技术,交叉反复利用海蜇的无性繁殖能力,从而建立海蜇良种的快速选育技术,可以在1-2年内迅速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纯种海蜇良种家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77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