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用于防治番茄与葡萄根结线虫病害的淡紫拟青霉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6764.2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8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程仕伟;刘树朋;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P5/00;C12R1/7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25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防治 番茄 葡萄 线虫 病害 淡紫 青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用于防治番茄与葡萄根结线虫病害的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植物线虫病是农作物、蔬菜、果树、林木、花卉及药材种植的四大病源生物之一,其危害仅次于真菌,超过细菌和病毒。植物寄生线虫每年造成世界农业生产的损失约1000亿美元,其中危害最大的一类植物寄生线虫为根结线虫。
植物寄生线虫的防治主要有化学杀线虫剂、栽培技术、培育抗性品种和生物农药。由于根结线虫通常存活于土壤中和植物根内,目前仍无特效的化学农药,只能在短期内控制线虫病害发生,因此化学农药难以控制其危害,且由于潜在的环境问题,涉及人类和动物健康,化学杀线虫剂的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此外栽培技术(如轮作)、培育抗性品种等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局限性较大。因此,作为安全、有效的防治根结线虫病害的方法,生物防治技术及其制剂产品在植物线虫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淡紫拟青霉属于半知菌亚门,丛梗抱目,丛梗饱科,拟青霉属,能广泛寄生于线虫卵,杀虫效果高效,具有安全、高效、持效期长等特点,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线虫生防真菌。淡紫拟青霉除了具有杀线虫效果外,还可以寄生半翅目、同翅目、等翅目和鞘翅目及鳞翅目等昆虫,对植物病原菌(如玉米小斑病、小麦赤霉病、黄瓜炭疽病菌、棉花枯萎病和水稻恶苗病等)具有拮抗作用。淡紫拟青霉的次级代谢物也有一定的生理效能,如产生类似吲哚乙酸产物,促进植物根系和植株生长,对种子萌发和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还能产生多种酶且具有一定的化学农药降解效应。
淡紫拟青霉对根结线虫具有侵染力,但是由于生物个体特性的差异,造成不同来源淡紫拟青霉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有差异,因此需要不断分离对根结线虫具有更高致病性的菌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用于防治番茄与葡萄根结线虫病害的淡紫拟青霉,对番茄和葡萄根结线虫病具有强致病性,可开发为针对农业根结线虫病的新型生物防治剂。
本发明中一株用于防治番茄与葡萄根结线虫病害的淡紫拟青霉为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YT08,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 10026,保藏时间为2014年11月26日。
本发明淡紫拟青霉YT08分离自山东省烟台市海水养殖海带表皮,该菌株在分离培养基上培养,菌落初期为白色且菌丝致密,随着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变为淡紫色,菌落与培养基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该菌株产分生孢子,孢子呈椭圆形,分生孢子梗呈扫帚状。
本发明淡紫拟青霉YT08对氯霉素不敏感,营养要求低,在啤酒糟固体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且在20℃—35℃均能正常培养。
本发明淡紫拟青霉YT08对番茄和葡萄根结线虫病具有强防治效果,盆栽试验中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为89.69%,对葡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为93.42%。
本发明淡紫拟青霉YT08属于拟青霉属(Paecilomyces)淡紫拟青霉种(Paecilomyces lilacinus)。
生物材料信息:
分类命名: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
菌株编号:YT08。
保藏机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机构简称:CGMCC。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保藏日期:2014年11月26日。
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 No. 10026。
附图说明
图1为淡紫拟青霉YT08在分离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图2为淡紫拟青霉YT08的显微镜形态观察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这些实施例用于理解而不是限制本发明。
一株用于防治番茄与葡萄根结线虫病害的淡紫拟青霉,菌种命名为YT08,分类命名: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其保藏编号:CGMCC No. 10026,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4年11月26日。
实施例1:菌株YT08的分离筛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67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株能促进千年桐生物量增长的内生真菌
- 下一篇:单侧移动搅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