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粉煤灰为原料研制固态高效絮凝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6719.7 | 申请日: | 2015-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4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晖;孙忠;红艳;温龙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F7/00 | 分类号: | C01F7/00;C02F1/52 |
代理公司: | 呼和浩特北方科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5100 | 代理人: | 王社 |
地址: | 010021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煤 原料 研制 固态 高效 絮凝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煤灰综合利用和固态高纯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方法,特别指一种以粉煤灰为原料研制固态高效絮凝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电力以燃煤为主,粉煤灰是煤炭在燃烧锅炉中经燃烧后由烟道排出的固体废弃物,其主要化学组成是Al2O3、Si2O。因此若将粉煤灰中的主要成分加以利用,不仅能缓解粉煤灰带来的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等问题,还可以成为一种廉价的再生资源,部分满足市场对Al2O3、SiO2的需求,而且还可以节省铝土矿资源的开采、运输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粉煤灰的利用主要有两种方式:(1)利用粉煤灰的某些特性,直接用于建筑工程、基础工程和农业等领域。(2)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从粉煤灰中提取可利用的物质,回收其中的Al、Si等高价值产品。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聚铝絮凝剂属于后者,是粉煤灰的高附加值应用。根据目前报道,以粉煤灰为初始原料制备絮凝剂主要有:硅酸铝絮凝剂、硅酸铝铁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等。
聚合氯化铝(PAC)是氯化铝经水解-聚合形成的,由不同聚合度水解产物组成的混合物,因其具有广泛的pH使用范围、良好的絮凝效果、较低的残留铝含量等突出优点已然成为絮凝剂市场的主流产品。
制备PAC的方法有很多,如以金属铝、氢氧化铝或氧化铝为基本原料与一定浓度的氯化铝加热、加压反应;对一定浓度的氯化铝溶液进行电解、电渗析、阴离子树脂交换、补水蒸馏等。但因其影响参数众多(如起始浓度、温度、搅拌速率、碱化度、熟化时间、熟化温度等),其产品质量往往得不到保障,普遍存在絮凝成分含量低、投加前需预溶解的缺点。
而利用粉煤灰制备被认为聚合铝中最有效絮凝形态,具有优越的净水性能的Al13却未见报道。Al13因其纳米分子尺寸和高电荷,被认为是聚合氯化铝溶液中最小且最稳定的纳米物种。然而,至今国内外各技术领域尝试各种合成制备方法,都无法得到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高浓度、高Al13含量的聚合铝溶液以及高纯铝十三固体产物。
2006年孙忠在Chinese J.Struct.Chem.25(10):1217-1227报道了与Keggin-Al13有着相同聚合度,组成结构不同的P-Al13(Al13(OH)24(H2O)24Cl15·13H2O)其聚阳离子带有15个正电荷。专利申请号:200510064782.6公开了在200℃高压釜条件下,以氢氧化铝、结晶氯化铝、水为原料制备得到了高纯P-Al13,且已证明P-Al13在不同的pH值下均表现有比Keggin-Al13更好的去浊能力、更宽的有效絮凝投加范围和适应的水体pH值。由此表明,P-Al13是一种性能优越有发展前途的高效絮凝剂,它对开发利用黄河水、处理各种废水,节约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粉煤灰为原料研制固态高效絮凝剂的方法,这是一种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中间产物AlO(OH),并在常压、较低温度下研制固态高效絮凝剂Al13(OH)24(H2O)24Cl15·13H2O(简计为P-Al13)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由如下方案来实现:以粉煤灰为原料,通过中间产物AlO(OH)研制,包括以下五个步骤:高温固相反应、酸浸反应、AlO(OH)的制备、P-Al13的制备和母液循环。
具体步骤如下:
①高温固相反应:将粉煤灰与碳酸钠按0.8~2.0∶1的质量比研细混匀,在马弗炉中750~950℃下焙烧反应30~150min,熟料冷却至室温后充分研磨备用;
②酸浸反应:在上述熟料中,加入3~12mol/L的盐酸,每克熟料对应加4~20mL体积的盐酸,经充分搅拌后,室温静置5~30min后过滤得到酸浸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大学,未经内蒙古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67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