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埋暗挖隧道临时支护拆除设备及支护拆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25205.X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3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卢春林;赵春华;赵军;王越辉;邓建林;田精斐;张国伟;周霄;陈昌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春林 |
主分类号: | E21F17/00 | 分类号: | E21F17/00;E21D11/0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浅埋暗挖 隧道 临时 支护 拆除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浅埋暗挖隧道临时支护拆除设备及支护拆除方法。
背景技术
在浅埋暗挖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多采用CRD法与双侧壁导坑法,这些方法基于分块开挖思想,开挖和临时支护拆除多次扰动围岩,工序转化复杂,操作空间小,不利于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施工进度慢,工期长,造价高,开挖稳定性和安全性也较差,并且临时支护拆除过程复杂,用时长,缺少防护装置、安全系数低。
目前,传统的隧道临时支护拆除设备及方法存在缺少防护装置、安全性低,用时长,过程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浅埋暗挖隧道临时支护拆除设备及方法,旨在解决传统的隧道临时支护拆除设备及方法存在缺少防护装置、安全性低,用时长,过程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浅埋暗挖隧道临时支护拆除设备,该设备主要包括:钢管脚手架、斜拉杆、护栏、扫地杆、竖向中隔壁、仰拱回填层、辅助木板;
所述的钢管脚手架设置在大跨度浅埋暗挖隧道施工设备的上端,所述的斜拉杆设置在钢管脚手架的下端,所述的护栏设置在钢管脚手架的外部四周,所述的扫地杆设置在斜拉杆的下端,所述的竖向中隔壁设置在浅埋暗挖隧道临时支护拆除设备的上端中部,所述的仰拱回填层设置在竖向中隔壁的下端,所述的辅助木板设置在仰拱回填层的上端。
进一步,所述的斜拉杆具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圆管型,每两个斜拉杆之间设置的距离为1米。
进一步,所述的护栏具体采用网状钢丝,设置圆周形环绕在钢管脚手架四周,提高防护的安全性。
一种浅埋暗挖隧道临时支护拆除方法,该方法步骤流程包括:搭设钢管脚手架、拆除竖向中隔壁、拆除顶层脚手架、仰拱回填层上拆除临时仰拱、施作二衬;
所述的搭设钢管脚手架是指搭设钢管脚手架,设置间距为1m*1m,纵距1.2m,每两步设置斜拉杆,扫地杆距离地面15~50cm,并带有工作平台和护栏;
所述的拆除竖向中隔壁是指对竖向中隔壁进行整体拆除,保证道路畅通;
所述的拆除顶层脚手架是指顶层脚手架及工作平台进行全部拆除;
所述的仰拱回填层上拆除临时仰拱是指在局部设计辅助木板或简易脚手架进行协助施工,对仰拱回填层上的临时钢支撑仰拱进行拆除,并凿除喷射混凝土;
所述的施作二衬是指对临时支护表面杂物进行清除处理,在拆除位置上补喷混凝土找平;
进一步,所述的浅埋暗挖隧道临时支护拆除方法中设置对拱顶下沉及周边位移量测的测量计算机,待拱顶沉降速率减缓后,方可拆除上台阶中隔壁,待临时支护趋于稳定,变形在正常范围内,方可进行临时仰拱拆除,为确保安全,临时支护拆除后及时施作二衬。
效果汇总
本发明提供的浅埋暗挖隧道临时支护拆除设备,设置斜拉杆和护栏,提高了防护的安全性;浅埋暗挖隧道临时支护拆除方法,通过搭设钢管脚手架和仰拱回填层上拆除临时仰拱,简化了施工工序,节约了临时支护材料,有效地缩短了拆卸周期。浅埋暗挖隧道临时支护拆除设备及方法具备防护装置,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用时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浅埋暗挖隧道临时支护拆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浅埋暗挖隧道临时支护拆除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中:1、钢管脚手架;2、斜拉杆;3、护栏;4、扫地杆;5、竖向中隔壁;6、仰拱回填层;7、辅助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浅埋暗挖隧道临时支护拆除设备,该设备主要包括:钢管脚手架1、斜拉杆2、护栏3、扫地杆4、竖向中隔壁5、仰拱回填层6、辅助木板7;
所述的钢管脚手架1设置在大跨度浅埋暗挖隧道施工设备的上端,所述的斜拉杆2设置在钢管脚手架1的下端,所述的护栏3设置在钢管脚手架1的外部四周,所述的扫地杆4设置在斜拉杆2的下端,所述的竖向中隔壁5设置在浅埋暗挖隧道临时支护拆除设备的上端中部,所述的仰拱回填层6设置在竖向中隔壁5的下端,所述的辅助木板7设置在仰拱回填层6的上端。
进一步,所述的斜拉杆2具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圆管型,每两个斜拉杆之间设置的距离为1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春林;,未经卢春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52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