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耦合链路供电的注射式神经刺激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24691.3 | 申请日: | 2015-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8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效龙;郑威;郝鹏;马国军;暴琳;许琳莉;解志斌;王彪;田雨波;张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 地址: | 212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耦合 供电 注射 神经 刺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电子学医疗仪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注射式神经刺激器,更具体是涉及一种电磁耦合链路供电的注射式神经刺激器。本发明主要应用于生物医疗中,对神经或肌肉进行刺激。
背景技术
神经刺激器是一种生物医疗电子装置。它用于产生低频电脉冲对生物体进行功能性神经电刺激,以达到减轻病痛症状,恢复或调整神经或肌肉的功能等作用。神经刺激器可以由神经科医师,护士或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来进行校准,以满足个别病人的具体需要。目前市场上比较成熟和应用最广的是植入式神经刺激器。这种神经刺激器必须通过外科手术将其植入到人或其他动物的身体内,具有以下局限性:1)将植入式神经刺激器植入到身体内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手术(如植入脑深部刺激器需要约十二个小时),病人必须忍受一定的痛苦;2)相对于特定的需要刺激的靶点神经,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尺寸相对较大,不能被植入到形状或体积受限的靶点神经或肌肉组织中(如脑部);为了将刺激信号传导至脑部部位,需要在电极上引入较长的电极延长导线;但是电极延长导线很容易发生移动,有可能在错误的位置引发一个电刺激,这会极大地增加感染的风险。而且在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任何部分所诱发的感染往往会扩散到整个系统中,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再次通过外科手术对电池或整个植入神经刺激器进行更换;3)当前市场上通用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主要使用非充电电池供电,电能在4到10年内会被耗尽,此时需要再次手术更换电池,因此其全寿命周期较短;4)植入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在植入体内后,如果发生不适,在需要移除或更换时,需要再次进行手术,因此对肌体组织造成的二次伤害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尤其植入式神经刺激器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陷,提供一种电磁耦合链路供电的注射式神经刺激器。本发明的电磁耦合链路供电的注射式神经刺激器,目前尚无相关的文献介绍,亦未搜索到相关的专利文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磁耦合链路供电的注射式神经刺激器,由外壳1、电极2、可充电电池3、微控制器及微神经刺激器模块4、数据接收模块5、电源管理模块6、生物及温度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8、磁传感器9、磁芯10、线圈11、眼孔12和填充物13等构成。
所述外壳1用以保护注射式神经刺激器和人体组织互相免受对方的侵蚀。所述电极2是注射式神经刺激器和生物体组织之间的接口。所述可充电电池3储存所述磁芯10和所述线圈11所耦合的电能,并为其它功能模块供电。所述微控制器及微神经刺激器模块5用于产生、管理和控制注射式神经刺激器的运行;其中微神经刺激器产生一个极性、幅度、占空比和频率可调的脉冲,通过所述电极2对神经或肌肉组织提供适当的电刺激;微控制器用于管理和控制注射式神经刺激器的运行,例如启动或停止刺激,监测神经行为,读取数据信息等。所述数据接收模块5用于解码外部信号发送器所发送的刺激信号信息,如极性、幅度、占空比和频率等。所述电源管理模块6将转换后的电能进行整流、滤波和稳压等,以驱动其它功能模块。所述生物及温度传感器7将生物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整合在一个模块上;其中前者用于检测神经或肌肉组织的行为,提取电信号和生物体内的生理或生化参数等;后者用于感知注射式神经刺激器的温度以及其和所处组织之间界面处的温度。所述压力传感器8用于测量注射后注射式神经刺激器在体内的压力变化,预警风险。所述磁传感器9用于测量体内的磁场变化,预警风险。所述磁芯10和线圈11用于能量和数据传输。所述眼孔12用以在短期内移除注射式神经刺激器。所述填充物13用于空间填充和部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46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