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风与鼓风式配合净化空气的山体隧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4103.6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7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孙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云清 |
主分类号: | E21F1/08 | 分类号: | E21F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苏雪雪 |
地址: | 3504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鼓风 配合 净化 空气 山体 隧道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风与鼓风式配合净化空气的山体隧道结构,其包括鼓风管道、第一吸风管道、第二吸风管道、吸风机和鼓风机;鼓风管道沿着隧道长度方向设置在隧道洞体顶部,第一吸风管道沿着隧道长度方向设置在隧道洞体的一侧,第二吸风管道沿着隧道长度方向设置在隧道洞体的另一侧,鼓风管道、第一吸风管道和第二吸风管道的与隧道洞体相背的侧面按组开有通风孔,通风孔组的通风孔按矩阵排列分布,通风孔组之间的距离相等,吸风机入风口同时与第一吸风管、第二吸风管道的一端部连通,鼓风机出风口与鼓风管道的一端部连通,且吸风机和鼓风机设置在山体隧道外同一侧,能排出山体隧道中积累的废气,从而保证隧道内空气环境符合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风与鼓风式配合净化空气的山体隧道结构。
背景技术
在较长的山体隧道中,行驶的车辆会不断排放有害废气和烟尘,包括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 和氮氧化物(NOX) 等主要污染物,CO 因其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直接减低血液带氧量,使人出现头痛、昏睡、失去平衡的感觉,浓度过高时会导致死亡;HC 会致畸、致癌、致突变,并引发光化学烟雾;NOX 会损害视觉、呼吸系统,引起窒息,也会导致酸雨,引发光化学烟雾。当排放的有害废气和烟尘浓度超过一定值时将对司乘人员带来危害,影响身体健康和行车安全。因此,为保证山体隧道正常运营所需的空气环境卫生标准,山体隧道内应进行通风,而在较长的山体隧道隧道内采取自然通风的和排风井口手段是不能够达到净化山体隧道内空气质量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较长的山体隧道隧道内采取自然通风的和排风井口手段是不能够达到净化山体隧道内空气质量的目的,提供一种排风与鼓风式配合净化空气的山体隧道结构,排出山体隧道中积累的废气,从而保证山体隧道内空气环境符合标准。
本发明提供了技术方案是:排风与鼓风式配合净化空气的山体隧道结构,包括岩体和支撑岩体的隧道衬砌,隧道衬砌构成了隧道洞体,还包括鼓风管道、第一吸风管道、第二吸风管道、吸风机和鼓风机;鼓风管道沿着隧道长度方向设置在隧道洞体顶部;第一吸风管道和第二吸风管道呈方形体,第一吸风管道沿着隧道长度方向竖立式设置在隧道洞体一侧,第二吸风管道沿着隧道长度方向竖立式设置在隧道洞体另一侧;在鼓风管道、第一吸风管道和第二吸风管道的与隧道洞体相背的侧面按组开有通风孔,通风孔组的通风孔对称排列分布,通风孔组之间的距离相等;吸风机入风口同时与第一吸风管道、第二吸风管道的一端部连通,鼓风机出风口与鼓风管道的一端部连通,且吸风机和鼓风机设置在隧道外同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吸风机抽出第一吸风管道和第二吸风管道内的气体,气压降低,低于隧道内空气压力,隧道内空气就通风孔进入第一通风管道,然后又被抽出隧道内,此时隧道内气压降低,隧道内外形成气压差,隧道外的空气从隧道洞口涌入隧道,从而得到换气的目的,但是此时会造成隧道内外空气压差过大,空气对流行程强风,不利于行车安全和长隧道的空气净化;因此,利用鼓风机通过鼓风管道及时给隧道内不停灌输新鲜空气,避免了隧道内外气压相差大导致空气对流而形成强风,新鲜空气从隧道顶部的鼓风管道往下吹,排挤隧道中废气到隧道两侧的吸风管道中,两者配合从较好的净化了隧道内空气;第一吸风管道和第二吸风管道为方形体使得可开通风孔的管道侧面积更大,能加快废气的吸出,从而达到更好的换气效果,再者,放形体的第一吸风管道和第二吸风管道可以当护栏使用,而等距设置通风孔组,这利于计算和实现调节各段吸风管道的净化能力的目的;通风孔组中的通风孔对称排列分布,这方便批量开孔,且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云清,未经林云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41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