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4101.7 | 申请日: | 201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4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滨;刘钟;张楚福;张义;陈天雄;吕美东;平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坤德创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3/04 | 分类号: | E02D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1 | 代理人: | 白凯园 |
地址: | 315048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钢筋 振动 自动 扶正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锤定位器(1)及滑动装置(2),所述滑动装置(2)上下滑动安装,所述振动锤定位器(1)包括一竖向布置的套筒(101),所述套筒(101)固定连接在滑动装置(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2)包括第一板(201),所述第一板(201)的一个侧面上固定有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二板(202),所述第一板(201)及第二板(202)上都设有用来上下滑动的滚轮(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01)的下端口的形状为喇叭型,即下端口的口径由上到下逐渐变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01)通过一伸长臂与滑动装置(2)中的第一板(201)固定连接,所述伸长臂固定连接在第一板(201)的与第二板(202)相对的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长臂为一钢管,所述钢管包括第一钢管(102)和第二钢管(103),第一钢管(102)的一端焊接在第一板(201)上,第一钢管(102)的另一端通过法兰(104)及螺栓与第二钢管(103)固定连接,第二钢管(103)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所述套筒(101),法兰(104)靠近滑动装置(2)一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201)上设有吊孔(2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201)与所述第二板(202)的连接处设有加劲肋(204)。
8.利用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移动式钢筋笼、振动锤自动扶正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工作:桩工钻机就位,按照设计深度钻完桩孔并灌注混凝土,振动锤(4)的上下端分别安装有导向钢管(5、6),导向钢管(5、6)与振动锤(4)同轴布置,振动锤(4)及其上下端的导向钢管(5、6)组成振动锤系统,将振动锤下端导向钢管(6)在地面水平穿入钢筋笼(7)内,并将钢筋笼(7)与振动锤(4)固定连接,将吊放钢筋笼(7)用的第一钢丝绳(8)下放,并从上至下穿过自动扶正装置上的套筒(101),第一钢丝绳(8)下端通过振动锤上端导向钢管(5)与振动锤(4)顶部连接;
2)起吊与对准:将整个钢筋笼(7)及振动锤系统悬空后,调整起吊装置位置,使第一钢丝绳(8)、钢筋笼(7)、振动锤(4)处于铅垂状态并使钢筋笼(7)对准桩位孔并居中;
3)植入钢筋笼:在钢筋笼(7)植入的整个过程中要控制滑动装置(2)的位置以保证振动锤(4)的上端导向钢管(5)始终在套筒(101)内以达到自动扶正效果,振动锤(4)的上端导向钢管(5)在套筒(101)内能够自由地上下移动,而其横向移动被限制,在钢筋笼(7)植入工序中,先依靠钢筋笼(7)的自重缓慢插入灌注桩,当依靠自重不能继续插入时,启动振动锤(4),放松第一钢丝绳(8),使钢筋笼(7)在振动作用下连续下放至设计深度,然后断开振动锤(4)与钢筋笼(7)的连接,再通过振动锤(4)的连续振动缓慢拔出振动锤(4)的下端导向钢管(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滑动装置(2)安装在桩工钻机桩架前方的竖向滑轨(3)上,第一板(201)和第二板(202)上的滚轮(203)都与滑轨接触实施竖向滑动,第一板(201)的吊孔(205)上连接有第二钢丝绳(9),第二钢丝绳(9)的另一端连接在桩架动力头机构上,使滑动装置(2)与桩架动力头机构的位置保持相对固定,通过控制动力头机构上下移动来控制滑动装置(2)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坤德创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坤德创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41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