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锥滚子轴承及动力传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3636.2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1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村田顺司;镰本繁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主分类号: | F16C33/36 | 分类号: | F16C33/36;F16C33/46;F16C19/3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方应星;高培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锥 滚子 轴承 动力 传递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及动力传递装置。本发明的圆锥滚子轴承中,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形成为凸曲面状,大径侧端面所滑动接触的内圈的大突缘部端面形成为凹曲面状。设从圆锥滚子的圆锥顶点到沿着内圈滚道面远离的规定的基准点为止的距离为R时,大突缘部端面的曲率半径设定得大于距离,大径侧端面的曲率半径设定在相对于距离为80~100%的范围内。而且,在通过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的曲率中心和内圈的大突缘部端面的曲率中心的假想直线上配置由大径侧端面和大突缘部端面的接触所形成的接触椭圆的中心。
在2014年1月16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005738的说明书、附图及摘要作为参照而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锥滚子轴承及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圆锥滚子轴承与同尺寸的其他的滚动轴承相比,具有负荷容量大且刚性高这样的特征。因此,所述圆锥滚子轴承使用于要求这样的特性的机动车的差动齿轮装置或变速驱动桥装置等驱动传递装置。图10是表示以往的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剖视图。如图10所示,圆锥滚子轴承100具备内圈101、外圈102、多个圆锥滚子103、环状的保持器104。圆锥滚子103滚动自如地介于内外圈101、102之间。保持器104沿周向而等间隔地保持多个圆锥滚子103。圆锥滚子103的大径侧端面103a形成为凸曲面状,内圈101的大突缘部端面101a形成为凹曲面状,减少上述两端面103a、101a彼此的滑动摩擦(例如,参照日本实开平5-75520号公报)。
在上述圆锥滚子轴承中,关于应将圆锥滚子103的大径侧端面103a及内圈101的大突缘部端面101a的各曲率半径设定为何种程度的尺寸的具体的指针并未明确。因此,根据两端面103a、101a的曲率半径的尺寸的不同,圆锥滚子103的大径侧端面103a可能会与内圈101的大突缘部端面101a的径向的角部接触,从而产生边缘载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减少在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与内圈的大突缘部端面之间产生的边缘载荷的圆锥滚子轴承及动力传递装置。
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圆锥滚子轴承的结构上的特征在于,包括:内圈,具有内圈滚道面及与该内圈滚道面的轴向一侧相邻的大突缘部;外圈,与所述内圈同心地配置在所述内圈的外周侧,且具有与所述内圈滚道面相对的外圈滚道面;多个圆锥滚子,滚动自如地介于所述内圈滚道面与所述外圈滚道面之间;及保持器,沿着圆周方向每隔规定间隔地保持所述圆锥滚子,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特征在于,所述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形成为凸曲面状,该大径侧端面所滑动接触的所述大突缘部端面形成为凹曲面状,设从所述圆锥滚子的圆锥顶点到沿着所述内圈滚道面远离的规定的基准点为止的距离为R时,所述大突缘部端面的曲率半径Ri设定得大于所述距离R,所述大径侧端面的曲率半径Rr设定在相对于所述距离R为80~100%的范围内,且在通过所述大径侧端面的曲率中心和所述大突缘部端面的曲率中心的假想直线上配置由该大径侧端面和该大突缘部端面的接触所形成的接触椭圆的中心。
在此,“沿着内圈滚道面”不仅包括沿着实际的内圈滚道面的情况,也包括沿着内圈滚道面的延长线上的情况。
附图说明
前述及后述的发明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并参照附图而明确,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是适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差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上述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剖视图。
图3是说明上述圆锥滚子轴承中的内圈的大突缘部端面及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的各形状的图。
图4是图3的内圈的大突缘部端面的从A方向观察到的图。
图5是上述圆锥滚子轴承的保持器的立体图。
图6是上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剖视图,是为了说明切缺部的形态而省略了圆锥滚子进行表示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36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