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轴封装TOSA温度分布的仿真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023479.5 | 申请日: | 2015-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2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冯德军;刘希路;武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璘康光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吕利敏 |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历下)***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封装 tosa 温度 分布 仿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封装TOSA温度分布的仿真方法,属于光通信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同轴封装光发射模块(TOSA)因其功耗低、易于对准、光耦合效率高、便于调制及制造成本低可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在光纤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过去十年内,同轴封装10Gbit/s的TOSA以其高质量的性价比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但是,随着下一代通信网络标准的提出,21Gbit/s传输速率的光纤通道和千兆万兆以太网成为光纤网络的发展趋势,10Gbit/s的TOSA会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目前,分布反馈式(DFB)激光器的制造技术已经日渐成熟,其调制速率可以超过40Gbit/s,影响TOSA模块通信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封装结构和高温性能。随着通信速率的增加,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也大幅度增加。由于激光器的工作状态受温度影响很大,其高温工作性能直接影响TOSA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果不进行温度控制会造成热量积累和温度升高,进而影响其输出光的功率、发光效率、波长等性能,并会大大减少器件的使用寿命。为保证激光器的稳定工作,需要关注其在各种条件下的温度特性,从而热管理成为TOSA内部必不可少的部分。建立接近真实器件的热分析模型来预测TOSA的热性能是优化TOSA的封装形式以及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同轴封装TOSA温度分布的仿真方法。本发明具有仿真速度快、计算精确度高、参数可控、实时观测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同轴封装TOSA温度分布的仿真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根据获取的TOSA模型参数采用3D建模软件SolidWorks建立同轴封装TOSA模型,所述TOSA模型参数包括DFB激光器、基板、热敏电阻、L型基板、热电制冷器(TEC)、基座、耦合透镜的器件结构尺寸和器件材料属性;
2)基于ANSYS软件设计仿真分析的优化算法,在仿真分析过程中通过实时改变分析步长和热载荷;加快仿真速度、提高了仿真结果的精确度;
3)编写参数化设计程序,根据步骤2)设计的优化算法编写设计程序,实现仿真过程中对初始温度、外界环境温度、激光器功率和热电制冷器载荷参数的调节;通过设计程序实现各种条件下的仿真;
4)通过提取所述TOSA模型上监测点和各仿真器件的温度数据,绘制出监测点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和模型内部温度分布图。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在步骤2)-4)中采用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的ANSYS软件进行温度场的仿真;在分析计算过程中,通过运用步骤2)设计的步长优化算法快速实现对同轴封装TOSA的温度仿真,步骤如下:所述步长优化算法依次包括:
步骤一:在ANSYS软件中导入同轴封装TOSA的实体模型的器件结构尺寸,包括将DFB激光器、基板、热敏电阻、L型基板、热电制冷器(TEC)、基座、耦合透镜的器件结构尺寸和空间结构导入至ANSYS中;
步骤二:对所述TOSA实体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形成实体器件单元:
首先,定义步骤一中各个器件的材料属性和单元类型,选用热分析单元SOLID279;
然后,对所述实体器件模型进行网格划分,采取手动拾取实体器件的方式,即通过输入器件的实体编号一一选取器件;模型拾取的原则是先小后大再中间,即先拾取尺寸结构最小的实体器件,再拾取结构尺寸最大的实体器件,然后再拾取结构尺寸适中的实体器件,所述实体器件单元之间是相连的;
步骤三:设置分析类型为瞬态;加载热生成率载荷和边界条件,设定所有器件单元的初始温度Temp0,设定稳态温度TempTar;设定时间起点Time0,设定初始时间步长ΔT为ANSYS中的最小时间步长;
步骤四:计算下一时间点Time1=Time0+ΔT的温度值Temp1;计算温度值Temp1与稳态温度TempTar之间的差值大小,如果|Temp1-TempTar|≤0.05,则定义时间点Time1为最终温度恒定时的时间EndTime,读取最后一步的结果,绘制温度分布图;如果|Temp1-TempTar|>0.05,则运行下步骤五;
步骤五:计算步骤四的步进斜率k=(Temp1-Temp0)/(Time1-Time0),利用此斜率设定下一次的时间步长为ΔT=(TempTar-Tepm1)/k;
步骤六:令Time0=Time1,Temp0=Temp1,返回步骤四进行循环。
本发明的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璘康光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璘康光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34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