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蚀毛或磨毛深色面料湿摩擦牢度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023469.1 | 申请日: | 2015-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1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蔡再生;汪冉;王鹏;张静;章晓勇;顾海;徐应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南通泰慕士服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P5/06 | 分类号: | D06P5/06;D06M15/643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 |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深色 面料 摩擦 牢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蚀毛或磨毛面料的整理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升蚀毛或磨毛深色面料湿摩擦牢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纺织品的质量要求与国际接轨,对于染色织物各项色牢度的要求与日俱增。其中,针织面料特别是起绒和磨毛的活性染料染色织物的湿摩擦牢度,尤其是深浓色织物一直备受关注。一般,AATCC、ISO及GB都规定染色织物的湿摩擦牢度在2-3级为合格,而目前国外客户往往要求湿摩擦牢度达到3级甚至3-4级,实际情况是国内工厂染色织物仅能达到2-3级甚至不到2级。因此如何提高活性染料染深色湿摩擦牢度已成为印染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活性染料作为纤维素纤维染色最主要的染料,有着色谱齐全、色泽鲜艳、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在印染加工中,活性染料的活性基团与纤维素纤维的羟基形成酯键或醚键,在碱性条件下容易发生水解,水解后染料的反应性能大大降低,难以和纤维素纤维再以共价键结合,形成浮色,导致活性染料染深色时湿摩擦牢度很低。
湿摩擦牢度的高低,反映的是染色织物上染料分子及其附着物,通过界面接触向标准测试白布转移的程度。在湿态下,染料分子从织物表面脱离而转移到标准测试白布上,属于分子的扩散运动;扩散的动力来自于被测试织物与测试织物之间染料分子的浓度梯度。当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时,染料分子动能增大,大到足以克服染料和纤维间的键合能,就会发生染料分子向标准测试白布转移的现象,使白布沾染上颜色。此外,与干摩擦牢度相比,一些水溶性染料或与水分子有一定亲和力的染料,它们与纤维的化学键合能会由于水的存在而降低,从而有利于染料分子的脱离和转移,造成同一测试样的湿摩擦色牢度低于其干摩擦色牢度。一般来说,活性染料的湿摩擦牢度要比其干摩擦牢度低2级左右。
影响活性染料染蚀(磨)毛深色面料湿摩擦牢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以归纳如下:
(1)水质:水中的Ca2+、Mg2+与CO32-、OH-形成色淀沉积在织物表面,造成表面摩擦力增大,另外,在加热过程中,Ca2+、Mg2+也会与染料分子上的磺酸根离子反应,转变为不溶于水的磺酸钙和磺酸镁,从而削弱染料的亲水性,使染料不易溶解和扩散,水洗时浮色不易去除,造成织物湿摩擦牢度的降低。
(2)胚布质量及织物组织结构:胚布用棉质量越高,短纤比例越低,湿摩擦牢度越高,同时织物的组织结构和表面光洁度也会对湿摩擦牢度影响。一般来讲,化纤染色织物比棉等天然纤维织物的湿摩擦牢度好,针织物比机织物好,轻薄疏松的织物比厚重紧密的织物好。 磨毛织物、粗厚织物、提花织物、灯芯绒等织物由于纤维表面积大,摩擦时接触的染料较多,所以湿摩擦牢度较差;布面比较光滑的纱卡、斜纹次之;而平纹、府绸、高支高密织物摩擦力最小,湿摩擦牢度好。
(3)前处理:织物前处理如退浆、煮练、漂白、丝光以及热定形等要匀要透,以提高纤维的可及性以及与染料的反应性或物理吸附固着性,使染料充分上染、渗透到纤维内部并固着,防止纤维表面染料过多而导致表面染色或环染,使湿摩擦牢度下降。
(4)纤维损伤:纤维损伤主要分为两种,一类是可见损伤,这种机械损伤的程度一般用短绒率来衡量,棉条中含短绒率高,使后部工序牵伸时浮游纤维量增多,破坏纱线结构,影响纱线条干和强力,从而导致湿摩擦牢度的降低。另一类是潜在损伤,在某种条件下,如果纤维素只发生基团的氧化和葡萄糖剩基的破裂,并未发生分子链的二断裂,只是纤维的强度不大,而纤维素铜氨溶液的黏度却明显下降。由此可见,潜在损伤的特点是纤维虽未断裂,但其实际强力已经下降。这种损伤直接造成纤维强力的下降,在湿摩擦时,纤维很容易因为摩擦力过大,被直接摩断,从而转移到摩擦白布上,影响湿摩擦牢度。
(5)生物酶抛光:生物酶抛光整理是一种用纤维素酶去除织物表面绒毛,使其达到表面光洁、抗起毛起球,并使织物达到柔软、膨松等独特性能的整理工艺。而蚀毛布正是经过生物酶抛光处理的织物,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纤维产生催化降解作用,随着纤维表面毛羽的去除,导致纤维减量,减量又造成纤维强力的损失,从而在后期测量湿摩擦牢度时,短纤容易随着摩擦力的加大而脱离织物,转移到测试白布上,影响湿摩擦牢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南通泰慕士服装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大学;南通泰慕士服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34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