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铝板贴面的人造板及其加工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23186.7 申请日: 2015-08-03
公开(公告)号: CN104493915A 公开(公告)日: 2015-07-29
发明(设计)人: 雷大宸;雷茗 申请(专利权)人: 雷大宸;雷茗
主分类号: B27D1/00 分类号: B27D1/00;B32B15/10
代理公司: 赣州凌云专利事务所 36116 代理人: 曾上
地址: 341000 江***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贴面 人造板 及其 加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人造板技术,具体是一种钢、铝板贴面的人造板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制砖、建筑业常用胶合板来作为制造环保砖用的砖坯托板和建筑模板,但是用胶合板做建筑模板或砖坯托板时,胶合板表面渗水,容易腐朽、变形,使用寿命很短仅2年,模板材料消耗大,成本增加,且用作建筑模板时水泥混凝土铸块表面粗糙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铝板贴面的人造板及其加工方法,提高人造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钢、铝板贴面的人造板,包括中间板,在中间板的一个表面或二个表面布置有钢、铝板,在中间板的表面与钢、铝板之间设置有混合树脂层;在中间板的四个侧面上布置有混合树脂层;

所述的中间板为胶合板、纤维板、细木工板、集成材中的一种。

所述混合树脂层厚度为0.1~0.8毫米,胶合强度为0.8Mpa以上,抗拉强度65~85Mpa,抗弯强度90~120Mpa。

所述混合树脂层组成及配比为:由中等环氧值0.25~0.60mmol/g的环氧树脂、固化剂与稀释剂组成,固化剂是环氧树脂重量的10~100%,稀释剂是环氧树脂重量的1~15%。

一种钢、铝板贴面的人造板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过程:把中等环氧值(0.25~0.60mmol/g)的环氧树脂,例如E-44,与固化剂,例如酚醛胺T-31混合,固化剂是环氧树脂重量的10~100%,掺入二甲苯或环氧丙烷丁基醚做稀释剂,稀释剂的重量是环氧树脂重量的1~15%,形成混合树脂;

对钢、铝板的一个表面或中间板的一个表面或二个表面用混合树脂施胶,施胶方法可以是辊涂、手工刮涂;单位面积上胶量50~300克/平方米,粗糙表面上胶量大些,光滑表面小些;

把金属板(钢、铝板)和中间板的涂过胶的表面贴合在一起,然后用重物压紧,不要移动,在常温下保持72小时以上;

在机床上用端面铣刀或圆锯铣刀去钢、铝板和中间板毛边或手提小砂轮清理流挂和飞边;

用刮刀刮涂混合树脂到中间板四个侧面上,48小时后固化形成牢固粘结的防水层。

本发明人造板表面不渗水,不腐朽,刚度大,提高了水泥混凝土铸块表面粗糙度,减少了制造铸型材料消耗,延长了使用寿命,0.5毫米厚钢板贴面的胶合板寿命可达12年以上;具有高于钢板、铝板以及胶合板的强重比(指机械强度和相对密度的比值);相对密度0.4~1.4;表面耐磨;固化后的胶层耐化学腐蚀、耐150℃高温、耐沸水;金属板和木材之间胶合强度0.8Mpa以上;固化后的环氧树脂胶层的抗拉强度65~85Mpa,抗弯强度90~120Mpa。本发明人造板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环保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人造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铝板,2中间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是用混合树脂将0.2~2.0毫米厚度的碳素结构钢板或轧制铝板(泊)粘贴在中间板(包括胶合板、纤维板、细木工板、集成材)的1~2个表面上,用混合树脂涂布中间板的四个侧面防止渗水,固化后的混合树脂层厚度为0.1~0.8毫米,从而形成复合板材。

例一:把1.0毫米厚的冷轧碳素钢板贴到16毫米厚的中密度纤维板上。混合树脂配方是:环氧树脂E-44:固化剂T-31重量比=1.0:0.15,二甲苯占E-44重量的5%,混合并搅拌均匀,涂布在中密度纤维板的一个表面上,把钢板盖到施胶的中密度纤维板上,之后把它们翻面,使没有施胶的中密度纤维板表面朝上;再涂布混合树脂于中密度纤维板的另一表面,盖上第二张钢板;把20千克以上的重物压在第二张钢板上,保持72小时;用圆锯铣刀去钢板、中密度纤维板毛边,最后用混合树脂刮到中密度纤维板的四个侧面上,保持48小时即可,常用于建筑模板。

例二:把0.5毫米厚的铝板贴到20毫米厚的细木工板上。混合树脂配方是:环氧树脂E-51:固化剂T-31重量比=1.0:0.2,二甲苯占E-51重量的10%,混合并搅拌均匀,涂布在细木工板的表面上,把钢板盖到细木工板上,压上20千克以上的重物,保持72小时。在铣床上用圆锯铣刀去钢板、细木工板毛边。最后用混合树脂刮到细木工板的四个侧面上,保持48小时,即制成一个金属表面的复合板,它可以用做机器工作台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大宸;雷茗,未经雷大宸;雷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31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