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类salen型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2911.9 | 申请日: | 2015-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9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段中余;王咏梅;康志龙;杨立平;张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19/18 | 分类号: | C07C319/18;C07C323/3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2210 | 代理人: | 赵凤英 |
地址: | 300401 天津市北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类 salen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类salen型化合物,其特征为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salen型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包括以下步骤:
(1)2,4-二叔丁基水杨醇(C1)的合成
将2,4-二叔丁基苯酚溶于无水甲醇中,加入氢氧化钠,搅拌,待固体全部溶解加入甲醛溶液,加毕室温下反应20~28h,之后在搅拌条件下倒入蒸馏水中,用浓盐酸调pH值至2~3,再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后饱和食盐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旋蒸得固体,石油醚重结晶,得白色针状固体,即为化合物C1;其物料配比为:摩尔比2,4-二叔丁基苯酚:氢氧化钠=1:1,每0.1mol氢氧化钠加20~40ml甲醛溶液;搅拌时每0.1mol氢氧化钠需200~300mL蒸馏水;
(2)2-溴甲基-4,6-二-叔丁基苯酚(C2)的合成
将C1溶于氯仿溶剂中,加入三溴化磷在室温下反应2~4h,反应后所得混合液加0~5℃蒸馏水洗涤;洗涤后,用氯仿萃取,合并萃取液;所得合并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抽滤、旋蒸得浅黄色油状产物液,冷冻,得淡黄色固体,即为化合物C2;其物料配比为:每10.0g C1加2~4mL三溴化磷;
(3)2-(苯巯基亚氨基)-甲基-4,6-二叔丁基苯酚(C3)的合成
将3,5-二叔丁基水杨醛,用无水乙醇溶解,加入邻氨基苯硫酚、三乙胺,回流搅拌2~4h,待黄色沉淀完全析出,抽滤得固体,干燥后得到黄色产物即为化合物C3;物料配比为摩尔比3,5-二叔丁基水杨醛:邻氨基苯硫酚:三乙胺=1:1:1.2;
(4)化合物1的合成
将C3和三乙胺分别加入反应器中,加入THF溶解;再将C2直接滴入或溶于THF后滴入该反应器中,反应2~4h,得到沉淀液;抽滤,旋蒸,得亮黄色固体,用无水甲醇溶液重结晶,得亮黄色产物,即为化合物1;物料配比为摩尔比C3:C2:三乙胺=1:1: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类salen型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还包括如下步骤:
化合物1的单晶培养
取化合物1溶于混合溶液中,用滤头过滤后,加入到玻璃试管中,透过微孔自由挥发,静置2~4周,得黄色针状晶体,即为纯品化合物1;所述的混合溶液为乙腈和醇的混合液,其配比为体积比乙腈:醇=1:1~3;每0.01mmol化合物1溶于3~6mL混合溶液。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类salen型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步骤(1)中的甲醛溶液的浓度为38%-4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类salen型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步骤(5)中,醇为甲醇或乙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salen型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为用于进行Zn2+离子的识别,包括如下步骤:
在金属离子的乙腈溶液中加入类salen化合物的乙腈溶液,当混合液金属离子中浓度为5×10-6~1×10-3mol/L、类salen化合物的浓度为5×10-6~1×10-3mol/L范围内,在紫外灯下,只有含有Zn2+的溶液发出一种黄绿光;用荧光检测,只有含有Zn2+的溶液有很强的荧光。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类salen型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为所述的金属离子优选为Mn2+、Co2+、Cu2+、Zn2+、Ni2+、Li+、Na+、K+、Cs2+、Cd2+和Hg2+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29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