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22330.5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4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健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6 | 分类号: | A61K36/8966;A61P19/02;A61P29/00;A61K35/3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贾波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配方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可反复发作并累及心脏。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重著、疼痛为特征,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风湿性关节炎可侵犯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并有发热、皮下结节和皮疹等表现。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且病因多种多样而又易发作。西医认为该病的病因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很多学者认为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但确切的病因病理至今尚未明确。中医认为该病属中医“痹证”“痿症”等病范畴。多因感受风寒湿邪,气血痹阻,或体虚失养,邪气痹阻,筋骨劳伤,气滞血瘀而致。目前西医上对风湿性关节病的治疗主要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严重者需加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但这些药物的副作用较大,价格昂贵且治疗效果也不显著,治愈后容易反复发作,使患者长期反复遭受病痛的折磨。中医以其特有的成本低廉,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而成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热点。目前市场上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也比较多,但普遍存在疗效不显著,治疗周期长,治疗后易反复发作等缺点。因而市场上现在急需一种能标本兼治、疗效好、安全无副作用的治疗风湿关节炎的药物。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该药物配伍合理,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强筋壮骨,通络止痛等功效,对风湿性关节炎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白术8-12份、鸡血藤10-20份、忍冬藤10-20份、鹿角霜10-15份、徐长卿8-12份、菟丝子5-10份、浙贝母5-10份、巴戟天10-15份、三七10-15份、甘草10-15份、制川乌8-12份、川牛膝10-20份、枳实15-20份、平卧菊三七15-20份、延胡索10-15份、芥子8-12份、防风10-15份、田基黄5-15份、黄芪10-20份。
优选地,本发明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白术10份、鸡血藤15份、忍冬藤15份、鹿角霜13份、徐长卿10份、菟丝子7份、浙贝母8份、巴戟天12份、三七12份、甘草14份、制川乌10份、川牛膝15份、枳实16份、平卧菊三七18份、延胡索14份、芥子10份、防风12份、田基黄10份、黄芪15份。
本发明药物的药理作用如下: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鸡血藤:苦、甘,温;归肝、肾经;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忍冬藤:甘,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功效。鹿角霜:咸,温;归肝、肾经;具有温肾助阳,收敛止血的功效。徐长卿:辛,温;肝、胃经;具有祛风化湿,止痛止痒的功效。菟丝子:辛甘,平;入肝、肾经;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的功效。浙贝母:苦,寒;归肺、心经;具有宣肺清热,化痰止咳,开郁散结的功效。巴戟天:味辛,甘;性微温;归肾,肝经;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甘草:甘,平;归心、脾、肺、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的功效。制川乌:辛、苦,热;归心、肝、肾、脾经;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川牛膝: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肾经;具有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的功效。枳实: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功效。平卧菊三七:味甘淡,性平;具有通经活络,消炎止咳,散瘀消肿,活血生肌的功效。延胡索:辛、苦,温;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功效。芥子:辛,温;归肺经;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的功效。田基黄:甘、苦、寒;归肝、胃经;
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的功效。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益卫固表,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量称取上述配方量原料药物,向其中加入800-1000ml冷水浸泡1.5-2小时后,先以武火烧至沸腾后再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得一次滤汁;
(2)向滤渣中继续加水500ml煎煮至沸腾后25分钟,过滤得二次滤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健,未经李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23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风湿的中药配方
- 下一篇: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胃炎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