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医学影像技术研究模式植物拟南芥盐分处理机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0571.6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4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杰;郝利国;金忠民;张东向;邵淑丽;张珍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27 | 分类号: | G01N21/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拟南芥 纳米金属颗粒 处理机制 医学影像技术 处理装置 模式植物 植株栽培 摄入 培养液 体内 多道分析仪 拟南芥植物 燃烧控制器 植物生理学 装置制作 植株 根吸收 混入 加热 研究 微波 发光 燃烧 发射 分析 | ||
利用医学影像技术研究模式植物拟南芥盐分处理机制的方法,属于植物生理学技术领域,由拟南芥植株栽培、纳米金属颗粒摄入和处理装置三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拟南芥植株栽培获得实验所需要的拟南芥植株;所述的纳米金属颗粒摄入,是根据研究目的,将选择的纳米金属颗粒混入拟南芥培养液,并由根吸收进拟南芥植物体内;所述的处理装置中燃烧控制器产生和发射微波以加热拟南芥体内的纳米金属颗粒使之燃烧发光;光学多道分析仪分析拟南芥盐分的处理机制。该方法所用装置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医学影像技术研究模式植物拟南芥盐分处理机制的方法,属于植物生理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拟南芥(
焰色反应,也称作焰色测试及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其原理是每种元素都有其个别的光谱。样本通常是粉或小块的形式。以一条清洁且对化学惰性的金属线,例如铂或镍铬合金盛载样本,再放到无光焰蓝色火焰中。在化学上,常用来测试某种金属是否存在在于化合物。同时利用焰色反应,人们在在烟花中有意识地加入特定金属元素,使焰火更加绚丽多彩。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它并未生成新物质,焰色反应是物质原子内部电子能级的改变,通俗的说是原子中的电子能量的变化,不涉及物质结构和化学性质的改变。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挥发性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有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能使火焰呈特殊颜色。
微波炉是利用食物在微波场中吸收微波能量而使自身加热的烹饪器具。在微波炉微波发生器产生的微波在微波炉腔建立起微波电场,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使这一微波电场在炉腔中尽量均匀分布,将食物放入该微波电场中,由控制中心控制其烹饪时间和微波电场强度,来进行各种各样的烹饪过程。微波是一种高频率的电磁波,其本身并不产生热,在宇宙、自然界中到处都有微波,但存在自然界的微波,因为分散不集中,故不能加热食品。微波炉乃是利用其内部的磁控管,将电能转变成微波,以2450MHZ的振荡频率穿透食物,当微波被食物吸收时,食物内之极性分子如水、脂肪、蛋白质、糖等即被吸引以每秒钟24.5亿次的速度快速振荡,这种震荡的宏观表现就是食物被加热了,而且它使整个物体受热均匀,升温速度也快。所以,微波加热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当微波辐射到食品上时,食品中总是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水是由极性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即使在外电场不存在时也是不重合的组成的,这种极性分子的取向将随微波场而变动。由于食品中水的极性分子的这种运动。以及相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类似摩擦的现象,使水温升高,因此,食品的温度也就上升了。但是,在日常使用微波炉的过程中,忌用金属器皿,原因是微波炉在加热时,放入炉内的铁、铝、不锈钢、搪瓷等器皿,金属器皿会产生电火花并燃烧。
在利用拟南芥研究模式植物盐分处理机制时,由于盐分分子极小,人们需要借助非常复杂的手段才能得出一定的结果,效果不是太理想。因此如何研究出一种可以直观呈现不同盐分在拟南芥植株体内运行及分布的方法成为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所以在培养液中人为加入纳米金属颗粒,使之随着根对水分的吸收而到达不同的部位事先处理拟南芥植株,然后利用金属在微波处理时会燃烧,而且不同金属燃烧的颜色反应不同,接着利用光电倍增管将颜色信号扩增,由电脑根据颜色光谱信息得出拟南芥不同部位存在何种金属颗粒,从而可以直观地研究植物盐分处理机制,发明一种利用医学影像技术研究模式植物拟南芥盐分处理机制的方法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05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