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超声波的电力电缆身份识别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0386.7 | 申请日: | 2015-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5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龚志辉;程娜;潘震;杜炜;李娜;李刚建;王思奇;王哲;蒋彦韬;钟蕊霜;屈子琪;王军;燕罗成;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7 | 分类号: | G01N29/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超声波 电力电缆 身份 识别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超声检测和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基于超声波的电力电缆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电力电缆指的是敷设在地面以下的电力导线,由于地下管网复杂,而且有的缆线直埋于冻土层之下,当地下电力电缆由于各种外界或内在原因发生损坏时,由于其处于地面以下,人眼难以识别,加上电力电缆由于施工的原因也会发生缠绕,使得地下电力电缆身份识别与更换工作难度加大。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方便的识别地下电力电缆的方法和装置。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超声波的电力电缆身份识别装置及方法,该装置通过发射具有特定频率的线性调频振动信号,并与之匹配的滤波器相结合,准确识别每根不同的电缆,可靠性高,与此同时,提供一种电力电缆身份识别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超声波的电力电缆身份识别装置,包括信号发射模块、信号接收模块、信息处理与解码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
所述信号发射模块,与其中一条待识别电力电缆的一端耦合,用于等间隔定时发射一个具有特定频率的线性调频振动信号;
所述信号接收模块,该信号接收模块分别与每一条待识别电力电缆的另一端耦合,用于接收待识别电力电缆的信号;
所述信息处理与解码模块,与信号接收模块连接,用于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匹配滤波,完成电力电缆识别。
进一步,所述信号发射模块包括线性调频振动信号产生模块、发射超声波换能器和第一GPS时钟模块,所述线性调频振动信号产生模块在第一GPS时钟模块秒脉冲的作用下,等间隔定时发射线性调频振动信号作用于发射超声换能器,该发射超声换能器分别与每一条待识别的电力电缆的一端耦合。
进一步,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包括若干个与发射超声换能器匹配的接收超声换能器和对接收超声换能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的程控放大器,所述若干个接收超声换能器与待识别电力电缆的另一端耦合,每个接收超声换能器对应一条待识别电力电缆。
进一步,所述处理与解码模块包括依次连接滤波模块、A/D转换器、第二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和第二微处理器;所述滤波模块与控程放大器连接,用于对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滤波;所述A/D转换器用于将滤波后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所述第二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用于对数字信号进行匹配滤波,所述第二微处理器与第二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连接,根据匹配滤波结根,完成电力电缆身份识别。
进一步,所述信息处理与解码模块还包括第二GPS时钟模块,所述第二GPS时钟模块分别与第二微处理器、第二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连接。
进一步,该电力电缆身份识别装置及方法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第二微处理器连接,用于显示定位结果。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基于超声波的电力电缆身份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信号发射模块与其中一条待识别电力电缆的一端耦合,并用该信号发射模块产生一个具有特定频率的线性调频振动信号;
步骤2.将信号接收模块分别与每一条待识别电力电缆的另一端耦合,并接收电力电缆传输的具有特定频率的线性调频振动信号;
步骤3.信息处理与解码模块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匹配滤波,根据匹配滤波结果对信号进行分析,信号幅值最大所对应的电力电缆即为所识别的电力电缆。
进一步,还包括步骤4,识别出电力电缆后,确定电力电缆的长度,具体方法为:
L=(Δt-ts)v,其中:L为识别出电缆的长度;v为超声信号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ts为信号发射模块与信号接收模块固有的系统延时;Δt为信号发射模块发出的线性调频振动信号与接收信号的时间差,其中
L1、L2表示长度已知的电力电缆,Δt1表示电缆L1中激励信号与接收信号的时间差,Δt2表示电缆L2中激励信号与接收信号的时间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03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制造机械零部件的服役过程状态监测
- 下一篇:一种水声耦合探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