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管材内螺纹的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8364.7 | 申请日: | 2015-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2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唐远兵;张普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朗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徐健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管材 螺纹 制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管材的加工技术,具体是一种碳纤维管材内螺纹的制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碳纤维材料的登山杖、滑雪杖为多节插接结构,采用锁紧装置固定,在使用时容易产生碳纤维管壁与锁紧装置打滑,无法固定牢固,给使用者带来危险,现有技术中,碳纤维管螺纹加工方法一般是采用刀具在碳纤维管上雕刻加工出螺纹,然后进行渗碳处理,其不足之处是加工出的螺纹强度不足,且加工过程容易破坏碳纤维管的经线。
公告号为CN284457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碳纤维螺纹管,其为中空管体,其特征是,管体内壁设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与轴平行、凸起的条状定位档。上述管体外壁缠绕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碳纤维带而在管体外表面形成单螺纹状、多螺纹状或网格纹路,碳纤维带与管体固化为一体。该专利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阐明了螺纹的加工方法,该专利全部内容作为现有技术在此引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管材内螺纹的制法,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碳纤维管内螺纹,重量轻,强度大,防滑效果好。
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纤维管材内螺纹的制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芯模制作:在芯模上缠绕BOPP带,其在芯模上断面形状为倒三角形;
2)在BOPP带上用高拉力缠绕一层碳纤维布,喷涂或刷涂脱模剂后,放置30-60min,高拉力缠绕的目的是让第一层碳纤维布更好的形成内螺纹,涂刷脱模剂放置的目的是成膜均与,后期容易脱模。
3)缠绕:碳纤维布缠绕在第一层碳纤维布上,制成碳纤维管;
4)固化:在温度为130-150℃下加热固化;
5)抽芯,在温度为50-70℃下抽芯。
其中,所述芯模材质为45号钢。
其中,步骤2)所采用的脱模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线型酚醛多缩水甘油醚60份,聚丁二烯40份,硬脂酸2-6份,碳纤维粉末60-80份,稀释剂150~250份。
所述线型酚醛多缩水甘油醚选自苯酚型酚醛环氧树脂、邻甲酚型酚醛环氧树脂或双酚A型酚醛环氧树脂中的一种。
所述稀释剂是汽油。
其中,所述的缠绕是螺旋缠绕,BOPP带缠绕的螺纹宽度为2mm,内螺纹方向为逆向。
其中,所述步骤2)中的拉力大小为11-15千克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制得具有内螺纹的碳纤维管,这种碳纤维管在连接后可产生较大的摩擦力,防滑效果好;
2)本发明优选了先用大拉力缠绕一层碳纤维布,方便内螺纹成型,然后再碳纤维布缠绕,成型效果好。
3)本发明采用二元树脂体系的脱模剂,无腐蚀、耐高温(最高可耐受180℃高温),且该脱模剂不含有机硅,易于清洗,价格低廉且脱模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碳纤维管材内螺纹的制法,包括如下步骤:
1)芯模制作:在芯模上螺旋缠绕BOPP带,BOPP带缠绕的螺纹宽度为2mm,断面形状为倒三角形,芯模材质为45号钢,
2)在BOPP带上用高拉力缠绕一层碳纤维布,喷涂或刷涂脱模剂后,放置30-60min,拉力大小为11-15千克力;所采用的脱模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线型酚醛多缩水甘油醚60份,聚丁二烯40份,硬脂酸2-6份,碳纤维粉末60-80份,汽油150~250份。
汽油的添加量与涂抹脱模剂的方式相关,采用刷涂方式可添加下限量的汽油,采用喷涂方式采用上限量的汽油。
3)缠绕:碳纤维布浸胶后缠绕在第一层碳纤维布上,制成碳纤维管;
4)固化:在温度为130-150℃下加热固化;
5)抽芯,在温度为50-70℃下抽芯,制得内螺纹碳纤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朗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淄博朗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83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折手方法及自动折手设备
- 下一篇:打印碳纤维的3D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