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驱油聚合物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功能单体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018173.0 | 申请日: | 2015-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1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 发明(设计)人: | 赖南君;吴涛;叶仲斌;张艳;刘艳勤;张琴;冯泓萍;冯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C1/28 | 分类号: | C09C1/28;C09C3/08;C09C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聚合物 改性 纳米 二氧化硅 功能 单体 | ||
1.一种用于驱油聚合物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功能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利用纳米SiO2和氨基硅烷偶联剂反应得到氨基改性的纳米SiO2,并通过控制氨基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来控制纳米SiO2表面氨基的含量;(2)利用过量的含碳碳双键的改性剂与氨基改性的纳米SiO2反应得到具有反应活性的碳碳双键改性纳米SiO2单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功能单体,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以下操作:①在第二有机溶剂中加入含碳碳双键的改性剂,搅拌溶解完全得到混合溶液;②在氨基改性的纳米SiO2中加入第二有机溶剂搅拌均匀得到分散液;③然后将操作②得到的分散液滴加到操作①得到的混合溶液中,然后搅拌反应完全,得到的反应产物经过洗涤、过滤、干燥后可得所述具有反应活性的碳碳双键改性纳米SiO2单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功能单体,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利用纳米SiO2和氨基硅烷偶联剂在第一有机溶剂中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功能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苯氨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苯氨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功能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碳碳双键的改性剂为马来酸酐、丙烯酸或丙烯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功能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溶剂选自无水二甲苯、正丁醇、石脑油、异丙醇、甲基环己酮、二甲基环己酮、三甲基环己酮、异佛尔酮、醋酸甲酯或醋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功能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有机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功能单体,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利用盐酸-乙醇非水滴定法确认氨基改性的纳米SiO2表面的氨基反应完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功能单体,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的反应之前利用格氏试剂滴定法测定纳米SiO2表面羟基数量,并在步骤(1)反应之后利用盐酸-乙醇非水滴定法测定纳米SiO2表面氨基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81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