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型体的制造方法、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及被切削加工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15289.9 | 申请日: | 2015-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5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 发明(设计)人: | 鸣海一真;中村英文;石上秀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B22F3/16;B22F3/02;B22F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制造 方法 结构 切削 加工 材料 | ||
1.一种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压粉工序,将含有金属粉末和粘结剂的组合物加压成型,从而获得相对于所述金属粉末的构成材料的真密度的相对密度为70%以上90%以下的压粉体;
一次加工工序,通过对所述压粉体实施一次加工,从而在应该成为成型体的区域的周围中保留一部分而形成贯通所述压粉体的加工痕;以及
二次加工工序,通过对所述压粉体实施二次加工,除去所述一部分而使所述区域从所述压粉体分离,从而获得所述成型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末的平均粒径为1μm以上15μ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金属粉末的粒子的短径设为S(μm)、长径设为L(μm)时,由S/L定义的纵横比的平均值为0.4以上1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含有皂化度为90mol%以上98mol%以下的聚乙烯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部分成棒状,
所述一部分的最小横截面积为0.2mm2以上75mm2以下。
6.一种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烧制通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所述成型体,获得由金属烧结体构成的结构体。
7.一种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压粉工序,将含有金属粉末和粘结剂的组合物加压成型,从而获得相对于所述金属粉末的构成材料的真密度的相对密度为70%以上90%以下的压粉体;
加工工序,通过对所述压粉体实施加工从而在应该成为成型体的区域的周围中保留一部分而形成贯通所述压粉体的加工痕;
烧制形成有所述加工痕的压粉体,从而获得金属烧结体的工序;以及
除去所述金属烧结体中的与所述一部分对应的部分,从而获得结构体的工序,所述结构体是所述成型体的烧结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52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