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壳层分布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费托合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15265.3 | 申请日: | 2015-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33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 发明(设计)人: | 孙霞;侯朝鹏;夏国富;吴玉;晋超;阎振楠;李明丰;徐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J23/75 | 分类号: | B01J23/75;B01J27/19;B01J23/888;C10G2/00;C07C1/04;C07C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合成 | ||
1.一种壳层分布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多孔载体置于中空容器中,将含有催化活性组分的溶液喷涂在所述多孔载体表面,所述溶液的总喷涂量小于所述多孔载体的总孔体积,在喷涂过程中,对所述中空容器进行抽真空,且用于抽真空的抽气口布置在由多孔载体形成的层中;
(2)将步骤(1)得到的负载有溶液的多孔载体进行干燥以及可选的焙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溶液以雾化液滴的形式喷涂在多孔载体表面,所述喷涂的条件使得形成的雾化液滴的平均直径在1-600微米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喷涂的条件使得形成的雾化液滴的平均直径在20-400微米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喷涂的条件使得形成的雾化液滴的平均直径在50-300微米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溶液的总喷涂量为VL,所述多孔载体的总孔体积为VC,VL/VC=0.01-0.9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VL/VC=0.1-0.8。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喷涂的过程中,使多孔载体处于运动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运动为振动、滚动、翻动和滑动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喷涂的过程中,转动所述中空容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抽真空的条件使得中空容器内的相对真空度在-10kPa至-100kPa的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抽真空的条件使得中空容器内的相对真空度在-30kPa至-95kPa的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抽真空的条件使得中空容器内的相对真空度在-40kPa至-80kPa的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4和10-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抽真空的程度使得中空容器内由所述溶液中的溶剂产生的分压在0至30kPa的范围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抽真空的程度使得由所述溶液中的溶剂产生的分压为不高于20kPa。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抽真空的程度使得由所述溶液中的溶剂产生的分压为不高于10kPa。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干燥在50-300℃的温度下进行。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干燥在60-250℃的温度下进行。
18.根据权利要求1、16和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焙烧在300-600℃的温度下进行。
19.根据权利要求1-3、10-12、16和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孔载体为氧化硅、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铝、硅酸铝、氧化钛、氧化锆和活性炭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3、10-12、16和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溶液的溶剂为水。
21.根据权利要求1-3、10-12、16和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壳层分布型催化剂对费托合成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活性组分选自第VIII族金属元素。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活性组分为铁、钴和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活性组分在所述多孔载体上的负载量使得以最终制备的催化剂的总量为基准,以氧化物计的催化活性组分的含量为0.5-60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52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和机械双模式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路灯管理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