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光片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4699.1 | 申请日: | 2015-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6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盖欣;刘杰;郑辉;张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B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12 | 代理人: | 柴亮,张天舒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光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显示器都是采用二维显示,二维显示不能直观的表现场景的纵深信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及显示技术的发展,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已成为显示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由于其能够将场景的三维空间信息完全再现,使观看者能够看到浮出屏幕外、伸向纵深、悬在空中的三维立体影像。
自由立体显示技术是指不需要佩戴任何辅助观看工具,通过观看者的裸眼即可观察到立体效果的显示技术。在众多立体显示技术中,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技术由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及立体显示效果良好等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光栅主要包括透镜光栅和狭缝光栅两类,其中狭缝光栅是由具有明暗相间的狭缝阵列的透明光栅薄膜构成;透镜光栅是由具有柱面阵列的透明光栅构成。由于狭缝光栅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光栅参数易于改变、不存在对焦问题等优点,因此狭缝光栅常被应用于立体显示装置。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现有的立体显示装置中,无论是采用狭缝光栅还是透镜光栅,均需要将光栅结构贴附在显示装置的出光面侧,正因为增加了这道贴附工艺,故造成制备工艺和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的增加;同时,由于贴附工艺的精度也有一定的限制,因此贴附不良的比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针对现有的光栅应用于显示面板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3D显示功能的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偏光片,包括偏光片原膜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偏光片原膜层的出光面侧的光栅层,所述光栅层具有多个交替设置的遮光区和透光区,所述遮光区处设置有用于在光照射时变为遮光状态的光致变色层;所述透光区设置有光透过层。
优选的是,所述透光区宽度和所述遮光区的宽度均为L,L=iw/(i+w);其中,
i为人眼的瞳距,w为显示面板上的一个子像素的宽度。
优选的是,所述偏光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偏光片原膜层与所述光栅层之间的透明介质层。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透明介质层的厚度为d:d=wl/i;其中,l为光栅层与人眼的距离,i为人眼的瞳距,w为显示面板上的一个子像素的宽度。
优选的是,所述偏光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光栅层的出光面侧的第一支撑层。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光透过层的材料与所述第一支撑层的材料相同。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偏光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层出光面侧的保护层。
优选的是,所述偏光片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偏光片原膜层入光面侧的第二支撑层、黏合层、离型膜层。
优选的是,所述光致变色层的材料采用在紫外光照射时变为遮光状态的材料。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光致变色层的材料为掺杂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或者氧化锌纳米颗粒的二双二苯咪唑[2.2]对环芳烷。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装置,在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侧设置有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偏光片。
优选的是,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同步光源控制模块,所述同步光源控制模块用于发射单一波长的光线控制所述光栅层的开启与光闭。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发明的偏光片中具有光栅层,因此应用将该偏光片层贴在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侧即可实现裸眼3D显示的功能,较现有的裸眼3D显示装置而言,无需在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侧单独设光栅层2,进而节约了制备裸眼3D显示装置的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本实施例的光栅层包括遮光区和透光区,即狭缝光栅的结构,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光栅参数易于改变、不存在对焦问题,故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偏光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偏光片优选方式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偏光片原膜层;2、光栅层;3、透明介质层;4、第一支撑层;5、第二支撑层;6、黏合层;7、离型膜层;8、保护层;a、透光区;b、遮光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46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