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铣削刀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3818.1 | 申请日: | 2015-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6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陶波;于亚飞;尹周平;李金荡;黄书文;吴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18 | 分类号: | G05B19/18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技术 智能 铣削 刀具 系统 | ||
1.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铣削刀具系统,包括安装在机床的基座(1)上的主轴,主轴上安装有刀柄(2),刀柄(2)上安装有刀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固定安装有初级单元(4),所述刀柄(2)上固定安装有次级单元(5),所述刀具(3)上固定安装有传感单元(6),传感单元(6)安装在靠近刀具(3)的切削刃(31)的部位,传感单元(6)与次级单元(5)通过导线(7)连接;其中,传感单元(6)用于在切削的过程中实时感知刀具(3)的物理量;次级单元(5)用于在线采样传感单元(6)感知的物理量并通过无线传输通道向初级单元(4)传输;初级单元(4)用于产生射频载波及在无线传输通道中获取次级单元(5)传输的数据;
所述次级单元(5)在传输数据时能获取无线传输通道中的载波能量并转换给自身供电;
所述初级单元(4)包括固定安装于基座(1)上的初级支架(41)和初级电路板(42),所述刀柄(2)穿过初级支架(41)后连接在主轴上,初级支架(41)上安装有初级线圈支架(43),初级线圈支架(43)上缠绕有初级线圈(44),初级线圈(44)的两端均连接于初级电路板(42)上;初级线圈(44)用于构成无线传输通道,初级电路板(42)用于数据的质询、载波能量的发送和数据的处理;
所述次级单元(5)包括固定套接在刀柄(2)外侧的次级支架(51),所述次级支架(51)上安装有次级电路板(52)和次级线圈支架(53),次级线圈支架(53)上缠绕有次级线圈(54),所述次级线圈(54)的两个端部连接在次级电路板(52);次级电路板(52)用于采集传感单元(6)感知的传感数据、能量的接收和数据的处理及存储刀具身份信息;次级线圈(54)用于构成无线传输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铣削刀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单元(5)内存储刀具身份信息,初级单元(4)能通过质询的方式读写存储在次级单元(5)中的刀具身份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铣削刀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单元(6)优选为嵌入式传感器或者薄膜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铣削刀具系统,其特征在于:初级线圈支架(43)螺纹连接在初级支架(41)上,拧动初级线圈支架(43)能调节初级线圈(44)和次级单元(5)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铣削刀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次级线圈支架(53)螺纹连接在次级支架(51)上,拧动次级线圈支架(53)能调节次级线圈(54)和初级单元(4)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铣削刀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电路板(52)安装在次级支架(51)的靠近传感单元(6)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铣削刀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线圈(44)和/或次级线圈(54)为利兹线绕制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38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电二轴运动系统
- 下一篇:具备基于表形式数据的运行的数值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