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过滤机滤液自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510012456.4 | 申请日: | 2015-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4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潘春雷;姚德辉;李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9/92 | 分类号: | B01D29/92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653405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过滤机 滤液 自流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排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陶瓷过滤机滤液自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过滤机具有效率高、耗能低等优点,它最大的优点是产量大,水份低,节能在80%以上,在矿山系统的精矿脱水领域很受欢迎,特别适合处理浓度在50%至70%的矿浆时。现有陶瓷过滤机产生的滤液水采用水泵排放工艺,水泵必须在滤液桶下方3米才能达到要求将水排尽,需要在滤液桶上安装液位计通过PLC控制水泵的起停,该工艺存在以下缺点:设备成本高,需要维护,工作量大,噪音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能无需水泵设备,成本低,免设备维护,无设备噪音,经济效益非常突出,适合多台陶瓷过滤机使用的陶瓷过滤机滤液自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陶瓷过滤机滤液自流装置,其包括陶瓷过滤机、滤液桶和滤液池,滤液桶顶部上设置有吸浆管和真空管,吸浆管一端与滤液桶连接,吸浆管另一端与陶瓷过滤机连接,真空管一端与滤液桶连接,真空管另一端与陶瓷过滤机连接,滤液桶底部设置有滤液管,滤液管的出液端位于滤液池内部,以滤液池的底部为基准,滤液桶位于滤液池的上方和陶瓷过滤机的下方。
以陶瓷材质作为过滤介质,具有亲水性的氧化铝陶瓷材质的空隙率在35 %左右,在过滤过程中,水和亲水的陶瓷间产生表面张力,这就产生毛细孔现象,使微孔内始终充满液体,当抽吸真空时,滤液通过微孔,而空气却不能通过。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悬浮液通过过滤介质时,颗粒被截留在介质表面形成滤饼,而液体则通过过滤介质流出,达到了固液分离的目的。陶瓷过滤板具有产生毛细效应的微孔,使微孔中的毛细作用力大于真空所施加的力。真空泵产生的最大负压约为0.1MPa即10水柱,故滤液桶中的水柱压力也必须达到0.1MPa才能将滤液桶里的水完全自流排放到滤液池。所以,滤液桶到滤液池的高差必须大于10米。
优选的是,滤液桶上还设置有滤网和排泥管,滤网设置于滤液桶内部,排泥管的进料端位于滤网与滤液桶接触位置的滤液桶外壁。
一种陶瓷过滤机滤液自流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滤液池中注水,水面淹没滤液管的出料端即可;
(2)、启动陶瓷过滤机。
工作时,滤液池必须在滤液桶下方10米以下,滤液管的坡度>2%,滤液管的出口必须在滤液池里面至少1米以下,陶瓷过滤机开机前必须将滤液池里面的水注满,这样才能保证滤液管道处于密闭真空状态,真空泵负压才能到达脱水的目的。
滤液管采用超高分子聚乙烯材质,滤液桶采用316L不锈钢材质,滤液池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滤液桶至滤液池的绝对高差必须大于10米,滤液桶内的压力只有大于其外边的1个大气压,才能将滤液桶内的水自流排放到滤液池,否则滤液桶的水位升高而使陶瓷过滤机不能正常脱矿,滤液管进入滤液池里面至少1米以上,陶瓷过滤机开机前必须将滤液池里面的水注满,这样才能保证滤液管道处于密闭真空状态,真空泵产生合适的负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无需水泵设备,成本低,免设备维护,无设备噪音,经济效益非常突出,适合多台陶瓷过滤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陶瓷过滤机滤液自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陶瓷过滤机1、滤液桶2和滤液池3,滤液桶2顶部上设置有吸浆管5和真空管6,吸浆管5一端与滤液桶2连接,吸浆管5另一端与陶瓷过滤机1连接,真空管6一端与滤液桶2连接,真空管6另一端与陶瓷过滤机1连接,滤液桶2底部设置有滤液管4,滤液管4的出液端位于滤液池3内部,以滤液池3的底部为基准,滤液桶2位于滤液池3的上方和陶瓷过滤机1的下方;滤液桶2上还设置有滤网7和排泥管8,滤网7设置于滤液桶2内部,排泥管8的进料端位于滤网7与滤液桶2接触位置的滤液桶2外壁。
陶瓷过滤机滤液自流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滤液池中注水,水面淹没滤液管的出料端即可;(2)、启动陶瓷过滤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24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式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涂布机的过滤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