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方通便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11219.6 | 申请日: | 2015-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4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邱志鹏;黄家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家亨 |
主分类号: | A61K36/886 | 分类号: | A61K36/886;A61K36/896;A61P1/10;A23L1/29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方 通便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便功能性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复方通便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便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症状,是百病之根源,人体的大部分毒素均通过排便排出,当排便不及时,毒素就会积累,并被吸收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人体的各个器官,给人体造成难以想象的伤害。早在汉代,医家便提出腑气不通致衰的理论:“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五味入口,即入胃,留毒不散,积聚既久,致伤冲和,诸病生焉。”自古以来,中医很重视便秘对人体的影响。
古代医家对便秘的产生原因有许多论述,认为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其中,便秘与肾、脾、胃、大肠、肺、气血津液、寒热虚实等均有关。主要由燥热内结、气机郁滞、津液不足和脾肾虚寒所引起。其辨证论治基本原则是,实者清热通下或行气导滞;虚者益气养血或生津润燥,或温通开闭。另外,人体的大部分毒素均是通过排便排出,当排便不及时,毒素就会积累,并被吸收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人体的各个器官,给人体造成难以想象的伤害。
中医认为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大肠者,传导之宫,便化出焉”,便秘的形成,主要在于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它与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便秘主要由燥热内结、气机郁滞、津液不足和脾肾虚寒所引起。其辨证论治基本原则是,实者清热通下或行气导滞;虚者益气养血或生津润燥,或温通开闭。
现代医学对芦荟的通便作用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张中建等(芦荟胶囊通便功能的人体试食研究,《预防医学论坛》,2006,12(4):453-455)探讨中药芦荟制剂的润肠通便作用。方法:动物实验观察芦荟制剂不同剂量(1000mg/kg、333mg/kg、167mg/kg)对小鼠便秘模型的通便效果。结果:芦荟制剂中、高剂量组能够显著增加墨汁推进率、缩短首次排便时间、增加6小时排便量。结论:芦荟制剂具有较好的润肠通便作用。
张荣标等(芦荟制剂润肠通便作用的研究,《浙江实用医学》,2002,7(5):275-276)对芦荟胶囊通便功能的人体试食研究。方法:采用双盲法将120例受试者按其便秘症状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试食样品组服用受试样品,对照组服用与受试样品外观相似的安慰剂,连续服用7d后,观察两组排便次数、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的变化。结论:芦荟胶囊对人体具有明显通便功能,且对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
林子洪等(芦荟对小鼠便秘的作用及其机制初探[J]。《广东医学》,2005,26(10):1336-1338)通过建立小鼠便秘模型,用芦荟汁灌胃,探讨芦荟治疗便秘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芦荟能有效地加强小鼠肠蠕动和减少肠壁重吸收水分功能,且作用温和,起到治疗便秘的作用。
但直接服用芦荟植株、芦荟提取液,其通便效果较不稳定。尤其芦荟中的生物活性成分极容易因肠道Ph、温度、菌群而活性降低,适用人群较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活性稳定、通便效果良好的制剂。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一种复方通便剂,其原料按重量计包括:
芦荟叶冻干粉 15~35份;
去离子水 40~60份;
柠檬酸钠 0.1~2.5份;
草酰乙酸 0.03~0.55份;
磷酸二氢钾 3~6份;
以及甜菊糖苷 3~10份。
新鲜的芦荟叶呈现含水量较高的肉质状态,活性成分浓度较低。本发明将芦荟叶制成冻干粉,粉状颗粒更有利于其中的活性成分在肠道中扩散,缩短其作用时间,提高芦荟叶的利用率。去离子水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充分分散各种原料能够降低对其他组分性质的影响。特别的,当本发明的通便剂添加柠檬酸钠、草酰乙酸、磷酸二氢钾及甜菊糖苷后,肠道中(大肠部分)将分泌一种油状的分泌物,可以湿润大肠中干燥的粪便,促进排便过程的进行。同时还能提高抑制大肠对水分的吸收强度,以保持粪便含水量,从而提高肠道的排便能力。甜菊糖苷的存在还能够有效促进肠道的蠕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家亨;,未经黄家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12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骨折、骨裂的接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治疗肾积水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