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容式触控装置及其运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11186.5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2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丁鹏云;李秉寰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徐伟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式触控 装置 及其 运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自容式触控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于穿戴装置中的自容式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应用面发展越广,将触控功能与显示面板结合而形成触控显示面板的应用产品也越多,例如:移动电话(mobilephone)、卫星导航系统(GPSnavigatorsystem)、平板计算机(tabletPC)、个人数字助理(PDA)以及笔记本电脑(laptopPC)等。近期,业界亦致力发展具有触控功能的穿戴式电子装置(wearabledevice),使其逐步被应用于居家、医疗以及运动休闲的环境。相较于一般行动装置内的触控装置,穿戴式电子装置内的触控装置通常会具有较小以及圆弧轮廓的触控区域,致使两者的感测电极的设计布局会有所不同。因此,如何在穿戴式电子装置的小范围触控区域内有效地执行触控功能,仍是目前业界努力发展的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系提供一种自容式触控装置及其运算方法,以解决上述习知技艺中的缺失。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系提供一种自容式触控装置,包括透明基板、多个感应单元以及多条走线。感应单元系交错设置于透明基板上,且各感应单元具有M个侧边的多边形,其中M值为大于4的正整数,各该感应单元的侧边对应于其余该多个感应单元中至少之二的侧边。走线分别电连接至各感应单元,其中各走线的部份线段设置于自容式触控装置的触控区内。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系提供一种自容式触控装置的运算方法,应用于如前所述的自容式触控装置。此运算方法包括:利用该自容式触控装置侦测一接触点,以覆盖住感应单元的至少其中之一,使被接触点所覆盖的感应单元产生感应电容。接着,将感应电容乘以权重,以测得接触点的触击位置,其中权重的数值大小系有关于被接触点所覆盖的感应单元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容式触控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图1局部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自容式触控装置
102透明基板
104感应单元
105外围感应单元
106走线
108接触垫
200接触点
1041、1042、1043、1044、1045、1046侧边
1061内连接部
1062外连接部
R1触控区
R2外围区
R3交界
R4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于下文中,系加以陈述本发明的自容式触控装置及其运算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使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技术者可据以实施本发明。该些具体实施方式可搭配参照相对应的图式,使该些图式构成实施方式的一部分。其中,图式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元件符号加以说明,且图式系以说明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容式触控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图1局部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自容式触控装置100至少包括一透明基板102、多个感应单元104、多个外围感应单元105和多条走线106,其中透明基板102、感应单元104、外围感应单元105和走线106系设置于自容式触控装置100的触控区R1内及/或环绕触控区R1的外围区R2内。其中,触控区R1的俯视轮廓可包括至少一弧形侧边,致使其可具有圆形或椭圆形的俯视轮廓。在此需注意的是,全文所称的“触控区”系指可供使用者进行触控操作的区域,而“外围区”系指主要用以设置外围电路及/或是走线的区域。
对于感应单元104而言,其较佳系等距分离设置在透明基板102上,并呈现交错排列或最密堆积排列的设计布局,即使多个形状大致相同的感应单元104并置而使空间利用率达到最大。各感应单元104可沿着邻近感应单元104的各侧边1041、1042、1043、1044、1045、1046而设置,各感应单元104并具有一侧边与邻近感应单元104的各侧边之一大致平行对应。根据本实施例,大部分的感应单元104只会被设置于触控区R1内,少部分的感应单元104会同时被设置在触控区R1以及外围区R2内。而对于外围感应单元105而言,其亦可以沿着邻近感应单元104及/或外围感应单元105各侧边而设置,外围感应单元105并具有一侧边与邻近感应单元104及/或外围感应单元105的各侧边之一大致平行对应。根据本实施例,外围感应单元105会沿着触控区R1的外围而设置,或是进一步跨越触控区R1以及外围区R2的交界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11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通道电脑涡流检测仪
- 下一篇:复壁式泵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