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形的三栖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10325.2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3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铁异;刘圣光;周晓蓉;陈曦;李峰;文棋;覃文茜;陶建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F5/00 | 分类号: | B60F5/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30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形三栖机器人装置,属于三栖变形机器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三栖机器人在机器人类中比较少,现有机器人的功能多是比较单一,海陆空三类:游艇类,汽车类,直升机类。它们在运动过程中碰撞后较容易损坏,且往往不能变形,不能缩小体积,不方便携带,不能完成复杂环境条件下的任务,功能单一,形状普通,少了新颖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变形遥控变型的球形辐条外壳和可变形轮子,解决目前遥控球变形问题,并且把螺旋桨置于球型辐条外壳内,解决易在碰撞后损坏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可变形的三栖机器人,由螺旋桨、信号接受器、可变形轮子、大小齿轮、底盘、电动伸缩杆、支架、轴承、小型电动机、遥控器、球型辐条外壳组成,其特征在于:外壳的形状是球型,球形可以变形成椭圆蛋形,体积缩小,螺旋桨在球型辐条外壳内、电动机部分带有蓄电池,可充电放电,底部由三个可变形轮子组成,轮子变形后功能相当于螺旋桨,可在水中行走,机器人具有三栖功能,可通过遥控器进行控制机器人的运动方向,在复杂地形、火灾现场完成侦查,搜救等任务为解决变形等任务;我们把圆形轮子平均分成三部分,大齿轮与三个小齿轮啮合传动,三个小齿轮与轮辐连接,带动弧形杆轮边缘向外运动,运动到一定角度停止,形成螺旋桨。通过大小齿轮旋转使轮子变形,我们还把球形外壳分成上下两部分,并且上半部分中的辐条都是空心的,下半部分的辐条可以通过伸缩杆的收缩到上半部分的辐条中,这样就可以解决机器人变形问题。为解决机器人易在碰撞后损坏问题,我们把机器人外壳设计成球形,并且球形外壳的材料具有柔软性与弹性,这样机器人在碰撞过程中,就可以很好保护螺旋桨及电动机。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在于:
1、机器人外壳是一个球型,有防碰撞损坏的效果。
2、球形外壳可以变形成椭圆蛋形,体积缩小,便于携带。
3、轮子可以变形,变形后功能相当于螺旋桨,实现其三栖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可变形的三栖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可变形的三栖机器人的轮子变形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可变形的三栖机器人的轮子变形与没有变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变形的三栖机器人,由大齿轮1小齿轮2信号接收器3电动伸缩杆4螺旋桨5支架6底盘7可变形轮子8上半球形外壳9小型电动机10下半球形外壳11轴承12传动轴13组成,电动伸缩杆4下边与螺旋桨5和小型电动机10连接,上边与上半球形外壳9连接,小型电动机10底下与支架6和传动轴13连接,可变形轮子8通过轴承12与传动轴13和小型电动机10连接,当机器人运动不小心碰到硬的墙时,由冲量公式I=Ft知,由塑料与橡胶制成的具有柔软性与弹性的外壳碰撞到墙发生弹性形变时,遥控球的冲量I不变,时间t变大,故F变小,从而保护机器人不损坏。当要把机器人收回来时,通过遥控器控制机器人变形,变形时通过小型电动机10控制电动伸缩杆4收缩把上半球形外壳9往下拉,下拉时上半球形外壳9的辐条就会与下半球形外壳11的辐条重合,从而变型成椭圆蛋形。当要在水面上运动时,底盘7可使机器人漂浮在水面上,通过遥控器使小型电动机10带动大齿轮1旋转,带动弧形杆轮边缘向外运动,运动到一定角度停止,从而使由相同的三部分组成的可变形轮子8变形成螺旋桨,并在电动机的驱动下进行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03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钢化玻璃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仿真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