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妇科术后发热的中药制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008959.4 | 申请日: | 2015-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4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华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4 | 分类号: | A61K36/8984;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2764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妇科 术后 发热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妇科术后发热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妇产科手术后病人出现发热,常见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仍不能退热,妇科术后发热不退的病人,大部分术前有较长时间的不规则阴道出血史,出现阴血亏损,手术的创伤损耗元气,术中失血耗伤阴津,以致气阴两伤,加上禁食、禁水更加重了阴液的不足,虚热内生,发热不退。申请人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应用中药治疗术后发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临床实践证明,根据术后发热病因病机、辨别证型,选择正确治疗原则和方药,是治疗术后发热的关键所在。中医药可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功能,改善睡眠,且不引起药物依赖,中草药毒副作用较小,长期服用安全可靠,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妇科术后发热的中药制剂。中医认为,因手术创伤耗损元气、术中失血及术野暴露耗伤,形成了病人气阴两伤的病机特点,加上禁食禁水,更加重了元气与阴液的不足。气虚则疲乏无力,阴虚不能敛阳,虚热内生则致发热日久不退。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妇科术后发热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狗尾巴参9-15份、藓生马先蒿6-9份、响铃草15-30份、石斛6-12份、黑阳参6-10份、禾叶墨斛8-12份、杉叶藻5-12份、土箭芪9-18份、黄珠子草8-20份、土党参9-30份。
优选的,狗尾巴参12份、藓生马先蒿7份、响铃草22份、石斛9份、黑阳参8份、禾叶墨斛10份、杉叶藻8份、土箭芪13份、黄珠子草14份、土党参20份。
制备方法:按传统的方法水煎制成汤剂。
方中:狗尾巴参生津益气、养阴润肺;藓生马先蒿大补元气、生津安神、强心;响铃草补中益气、健脾、利水;石斛养阴、清热、生津益胃;黑阳参养阴补虚、清热解毒;禾叶墨斛滋阴养胃、生津液;杉叶藻清热凉血、生津养液;土箭芪健脾补虚;黄珠子草消食、补脾胃;土党参健脾胃。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来自我院2005-2008年住院会诊病例。选择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年龄20-29岁8例,30-39岁7例,40-49岁6例,50岁以上4例。子宫全切除术后15例,子宫次全切除术后3例(其中6例同时行单侧或双侧附件切除术),剖宫产术后4例,葡萄胎清宫术后3例。体温高于正常但在38℃以下者15例,38℃以上者10例。对照组:年龄20-29岁9例,30-39岁8例,40-49岁4例,50岁以上4例。子宫全切除术后14例,子宫次全切除术后5例(其中5例同时行单侧或双侧附件切除术),剖宫产术后4例,葡萄胎清宫术后2例。体温高于正常但在38℃以下者12例,38℃以上者13例。两组均经3种以上抗生素治疗,平均治疗10天。两组在年龄、病种构成比例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治疗,称取狗尾巴参12g、藓生马先蒿7g、响铃草22g、石斛9g、黑阳参8g、禾叶墨斛10g、杉叶藻8g、土箭芪13g、黄珠子草14g、土党参20g,每日一剂,分两次口服。对照组合理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甲硝唑。两组均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疗效标准 显效:服药1~3d体温降至正常,症状消失;有效:服药4~7d体温降至正常,伴随症状大部分消失;无效:7d以上体温未降至正常,症状无明显改善。
4、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两个疗程后疗效比较,治疗组共25例,其中显效14例(56.0%),有效8例(32.0%),无效3例(12.0%),总有效率88.0%;对照组共25例,其中显效7例(28.0%),有效7例(28.0%),无效11例(44.0%),总有效率56.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称取狗尾巴参12g、藓生马先蒿7g、响铃草22g、石斛9g、黑阳参8g、禾叶墨斛10g、杉叶藻8g、土箭芪13g、黄珠子草14g、土党参20g,水煎成汤剂,每日一剂,分两次口服。
实施例二:称取狗尾巴参9g、藓生马先蒿9g、响铃草15g、石斛12g、黑阳参6g、禾叶墨斛12g、杉叶藻5g、土箭芪18、黄珠子草8g、土党参30g,水煎成汤剂,每日一剂,分两次口服。
实施例三:称取狗尾巴参15g、藓生马先蒿6g、响铃草30g、石斛6g、黑阳参10g、禾叶墨斛8g、杉叶藻12g、土箭芪9g、黄珠子草20g、土党参9g,水煎成汤剂,每日一剂,分两次口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华;,未经闫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89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钗石斛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治疗增生性骨关节炎的药剂及制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