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中积热型反胃病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08763.5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4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杨茹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茹芹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1/04;A61P1/08;A61K35/5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33300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胃中积热型反 胃病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胃中积热型反胃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反胃病是指食后脘腹闷胀、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主要临床表现。多由饮食不节、酒色所伤,或长期忧思郁怒,使脾胃功能受损,以致气滞、血瘀、痰凝而成。又称胃反、翻胃。中医根据引起反胃的原因,将其分为脾胃虚寒型、胃中积热型、痰浊阻胃型、瘀血积结型。目前治疗反胃病的方法有多种,如采用西药疗法、中药疗法,西药疗法副作用较大,中药疗法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可以从引起反胃的原因出发,进行辩证论治。目前,所报道的用于治疗胃中积热型反胃病的中药并不多见,而且还存在着治愈低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治疗胃中积热型反胃病的中药,通过采用合适的药材及适当的配比,达到安全有效的治愈胃中积热型反胃病的目的。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胃中积热型反胃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蓝猪耳6份、猫胞衣6份、山东肿足蕨15份、安龙香科科3份、半拉子10份、柴厚朴6份、薏苡仁9份、知母6份、竹茹5份、柿蒂5份、莳萝苗3份、蛇莓根3份、黄莲1份、升麻3份、河套大黄3份、隔山消9份、罗勒5份、莱菔子5份、枳壳3份、使君子叶3份。
配方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蓝猪耳【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单色蝴蝶草的全草。【性味】味甘,性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咳止呕。主黄疸,血淋,呕吐,腹泻,风热咳嗽,跌打损伤,蛇伤,疔毒。
猫胞衣【来源】药材基源:为猫科动物家猫的胎盘。【性味】味甘,性温。【归经】脾,胃经。【功能主治】和胃止呕。主噎膈反胃,胃脘疼痛。
山东肿足蕨【来源】药材基源:为肿足蕨科植物山东肿足蕨的全草或叶。【性味】苦,平。【归经】肝,胃经。【功能主治】和胃止呕,平肝安神。主恶心,呕吐,眩晕,失眠。
安龙香科科【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安龙香科科的全草。【性味】味辛,微苦,性微温。【功能主治】理气健胃。主消化不良,脘腹胀满。
半拉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千金榆的果穗。【性味】甘,淡,性平。【功能主治】健胃消食。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脘腹胀满,消化不良。
柴厚朴【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四川木莲的树皮。【性味】苦,辛,性温。【功能主治】理气和胃,温中止呕。主脘腹胀满疼痛,宿食不消,呕吐。
薏苡仁【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性味】甘、淡,凉。【归经】归脾,胃,肺经。【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知母【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性味】味苦,性寒。【归经】肺,胃,肾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
竹茹【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青竿竹、大头典竹等的茎秆去外皮刮出的中间层。【性味】甘,微寒。【归经】脾,胃,胆经。【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凉血。主肺热咳嗽,烦热惊悸,胃热呕呃,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柿蒂【来源】药材基源:为柿科植物柿的宿存花萼。【性味】苦,涩,性平。【归经】胃经。【功能主治】降逆下气。主呃逆,噫气,反胃。
莳萝苗【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莳萝的嫩茎叶或全草。【性味】味辛,性温。【功能主治】行气利膈,降逆止呕,化痰止咳。主胸胁痞满,脘腹胀痛,呕吐呃逆,咳嗽,咯痰。
蛇莓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蛇莓的根。【性味】苦,甘,寒。【归经】肺,肝,胃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主热病,水儿惊风,目赤红肿,痄腮,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热毒疮疡。
黄莲【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南黄连的根茎。【性味】苦,寒。【归经】心,肝,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主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或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毒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聤耳,阴肿,痔血,湿疹,烫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茹芹;,未经杨茹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87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