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生产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08656.2 | 申请日: | 2015-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8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9 |
发明(设计)人: | 贺丹丹;陈芳;刘建国;陈佳;邹志刚;吴聪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桑莱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2/14 | 分类号: | H01M2/14;H01M8/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质子 交换 生产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生产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Fuel Cell)是一种将存在于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是目前一种具有较大发展前途的动力电源,其根据结构和工作方式可分为离子膜、培根型和石棉膜三类。其中,离子膜类型的质子交换燃料电池中质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关键组件,是发生电化学反应的重要场所。
现有质子交换膜在制备过程中通过空气产生的吸力将质子交换膜吸附在制备的吸附台上,在质子交换膜上涂满催化剂的混合物,再在质子交换膜下方进行加热通过吸附台传递热量将质子交换膜烘干,因通过吸附台传递热量容易使传递热量质子交换膜褶皱,从而改为在质子交换膜上方采用红外线加热,但因吸附台不提供热量,导致质子交换膜上、下面冷热不均,偶尔还会出现小的褶皱。
另一方面,因现有的喷雾采用普通的喷雾头,需要配置加压泵及蠕动泵部件,而加压设备带来的供料不均导致质子交换膜电极性能不稳定,同时喷雾后没有相应的检测质子交换膜是否均匀的装置,从而无法保证质子交换膜的均匀以及质子交换膜的电极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生产加工装置,对现有的生产加工装置进行改进,可有效减少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褶皱,同时保证了喷涂的质子交换膜的均匀;进一步的,提高自动化,提高设备稳定性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设备制造成本。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生产加工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吸附平台,吸附平台的一侧设置有线性导轨且另一侧设置有纵向丝杠安装支架,所述吸附平台的上方设有横向滚珠丝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滚珠丝杠上设置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分别固定有虹吸式喷雾器、红外线烘干器和CCD摄像头,所述吸附平台的底端设置有加热吸盘,所述吸附平台的四周设置有翻转机构。
优选,所述纵向丝杠安装支架铰接有纵向滚珠丝杠,横向滚珠丝杠铰接在横向丝杠安装支架上,横向丝杠安装支架一端通过线性滑块固定在线性导轨上、另一端通过线性轴承固定在纵向滚珠丝杠上。
优选,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框架,翻转框架插套在吸附平台的外侧,翻转框架相对的两内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夹爪气缸,翻转框架相对的两外侧壁上分别固定有旋转气缸。其中,所述旋转气缸固定在升降板上,升降板固定在提升气缸上,提升气缸固定在工作平台上,所述升降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导向轴,导向轴插接在工作平台上。
优选,所述红外线烘干器的光源为LED线光源,所述的CCD摄像头通过线性轴承固定在竖向滚珠丝杠上,竖向滚珠丝杠与竖向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在一起,竖向电机固定在安装支架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它采用吸附平台和红外线烘干器同时给质子交换膜的上、下面加热,减少了冷热不均引起的小褶皱,同时采用红外线加热装置,能使质子交换膜快速干燥,避免膜褶皱而影响质子交换膜的电极性能。
二、它采用虹吸式雾化喷涂,能自动吸料,避免加压设备而带来的供料不均导致质子交换膜电极性能不稳定的状况,同时去掉加压泵及蠕动泵部件使喷涂设备操作方便,提高设备稳定性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设备制造成本。
三、它增设了CCD摄像头作为检测装置,检测喷涂区域的膜的均匀状况,可实施再次补喷,确保喷涂的质子交换膜的均匀。
四、它增设自动翻转机构,大大的提高了喷涂效率,避免了人工翻转带来的定位不稳而导致膜电极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生产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生产加工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的标记含义如下:
1、机架;2、工作平台;3、吸附平台;4、线性导轨;5、纵向丝杠安装支架;6、纵向滚珠丝杠;7、横向丝杠安装支架;8、横向滚珠丝杠;9、安装支架;10、虹吸式喷雾器;11、红外线烘干器;12、CCD摄像头;13、横向驱动电机;14、纵向驱动电机;15、翻转机构;16、加热吸盘;17、竖向电机;151、翻转框架;152、夹爪气缸;153、旋转气缸;154、升降板;155、导向轴;156、提升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桑莱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未经昆山桑莱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86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