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状电化学发光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006681.7 | 申请日: | 2015-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0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彭慧胜;张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6/06 | 分类号: | H01M6/06;H01M4/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状 电化学 发光 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 一种纤维状电化学发光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纤维电极,由取向碳纳米管薄膜同轴缠绕在一纤维基底上形成;
一发光聚合物层,沾涂在上述取向碳纳米管薄膜的表面;
一透明电极,由取向碳纳米管薄膜以同轴缠绕在沾涂了发光聚合物层的纤维基底上组成。
2.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状电化学发光电池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纤维状电极:把取向碳纳米管同轴缠绕在一定直径大小的纤维基底上,得到取向碳纳米管薄膜修饰的纤维电极;
(2)沾涂发光聚合物层:在上述取向碳纳米管薄膜表面沾涂一发光聚合物层,并在真空环境中放置1-10小时;
(3)制备透明电极:将取向碳纳米管薄膜均匀的缠绕在山上发光聚合物层表面,作为透明电极,得到完整的线状发光器件;
(4)最后,将得到的线状发光器件在干燥的惰性气体环境下采用密封性较好的高分子材料封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状电化学发光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聚合物层材料为:聚芴或SuperYellow。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状电化学发光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阵列的制备步骤为:
采用结构为Si/SiO2/Al2O3/Fe的催化剂,其中,SiO2厚度为300-1000 μm,Al2O3厚度为1-30 nm,Fe厚度为0.5-1.5 nm,Al2O3位于硅片和Fe的中间,作为缓冲层,Fe作为催化剂,它们分别通过电子束蒸发镀膜仪在硅片上沉积一层纳米厚度的膜;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用乙烯做碳源,以氩气和氢气作为载气,在有氧化层Si基片上合成高度取向的碳纳米管阵列;其中乙烯流量为190-290 sccm,氩气流量为400-620 sccm,氢气流量为20-48 sccm,在管式炉中生长5-20 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66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使用电极反转来恢复燃料电池性能的方法
- 下一篇:非碳基锂-空气电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