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u‑CuO/TiO2微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03983.9 申请日: 2015-01-06
公开(公告)号: CN104525220B 公开(公告)日: 2017-09-29
发明(设计)人: 戴文新;杨凯;陈旬;王绪绪;刘平;付贤智 申请(专利权)人: 福州大学
主分类号: B01J23/89 分类号: B01J23/89;B01J35/08;B01D53/62;B01D53/86;H01M8/0668
代理公司: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代理人: 王加贵
地址: 350002 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au cuo tio2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可见光催化氧化CO脱除领域,涉及半导体氧化物CuO在Au/TiO2体系中显现的电子助剂和结构性助剂的作用和通过光热耦合作用来提高Au催化剂催化氧化CO去除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Au-CuO/TiO2微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CO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污染物。烃类的不完全燃烧排放气、矿井中的气体和家用煤气灶的排放气等,均含有大量一氧化碳。当空气中CO含量为2.0 × 10-5 mol/L 时,两小时之内人就会出现头晕和呕吐现象;当含量达到1.2 %时,会在 1-3 min 内致人死亡。对于CO的脱除,现已成为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众所周知,Au纳米粒子负载在还原性载体TiO2(作为活性载体)上具有优良的低温催化氧化CO活性 [J. Catal. 199 (2001) 48; Nature. 376 (1995) 238; J. Catal. 144 (1993) 175]。尽管其反应机理仍然备受争议,但普遍认为金纳米粒子的高电子密度有利于转移电子给CO的反键轨道促进CO的吸附和活化,进而利于CO的催化氧化。金纳米粒子的催化活性很大程度依靠Au粒子尺寸分布和Au-载体界面,但载体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形貌及Au的表面电子密度和Au-载体的电子转移在CO催化氧化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建立良好的促进电子转移给Au表面的界面被认为是在Au/TiO2上提高CO氧化的有效途径。这里,外延生长的刺猬球TiO2载体是一种典型的微纳米层状结构材料,它通过多步积分球反射比普通纳米粒子材料可以吸收更多的入射光。而CuO具有1.7 eV的禁带宽度,在可见光下能发生电子跃迁,能接受TiO2导带或氧空位的电子,进而捕获分子氧成活性氧物种。因而,这种新形貌和特定带宽CuO材料引入到Au催化剂中有可能促进电子的界面转移加速分子氧的活化及甚至稳定Au纳米粒子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u-CuO/TiO2微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uO既作为电子助剂又可作为结构性助剂和在反应过程中引入可见光照,从而显著提高其催化氧化CO的性能,大大降低了催化剂的使用温度,减小了能耗,且该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有利于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Au-CuO/TiO2微球催化剂是以TiO2微球为载体、CuO既作为电子给予体又作为结构性助剂和Au纳米粒子为活性组分的高分散负载型催化剂,其中活性组分Au纳米粒子的含量为0.1~5 wt.%。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水热法制得TiO2微球载体;

(2)在TiO2微球载体上用NaOH溶液共沉淀氯金酸和乙酸铜;

(3)250~450℃焙烧2~5小时,制得所述的Au-CuO/TiO2微球催化剂。

具体步骤如下:将4~6 mL钛酸四正丁酯加入到100~200 mL乙二醇中,搅拌1~3小时,加入200~400 mL丙酮得到澄清溶液,接着滴入6~10 mL水,出现白色沉淀,搅拌反应8~10小时,离心,去离子水洗涤,60~100℃下干燥,超声分散于60~80 mL水中,180~220℃水热处理10~12小时,离心,去离子水洗涤,60~100℃下干燥,制得二氧化钛微球。将成型的TiO2微球载体置于0.005~0.02 g/mL HAuCl4·3H2O的Cu(CH3COO)2溶液中,边搅拌边加入0.1~0.25 mol/L NaOH 溶液,调pH为8~12,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7 h,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60~100℃真空干燥,250~450℃焙烧2~5小时,制得所述的Au-CuO/TiO2微球催化剂。

所述的Au-CuO/TiO2微球催化剂应用于可见光下空气中CO的脱除和燃料电池中富氢气氛下CO的去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39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