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机烧录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003633.2 | 申请日: | 2015-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5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周秋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浦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1C16/10 | 分类号: | G11C16/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齐文剑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脱机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烧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机烧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讯、控制、电子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烧录资料已成了必要方法,因此烧录行业也获得了高速发展。现在很多企业使用到的烧录系统,虽然方案多种多样,但是大多数所使用的烧录系统比较单一,可支持的IC种类少,适用范围小,通常是一个烧录系统只能对应烧录一种IC类型。有些企业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通过连接电脑及软件的方式去完成烧录作业,但是使用到的硬件较多,成本较高,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且,使用电脑工作时会产生二氧化碳,造成不环保。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脱机烧录系统,不需要连接电脑等硬件,减少了成本的投入,同时能够对多种类型的待烧录IC进行烧录,并且可以同步烧录多个待烧录IC,节省时间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脱机烧录系统,包括烧录治具盒以及安装在烧录治具盒内的烧录治具;所述烧录治具包括上盖、待烧录IC安装区、针床、探针、第一接口;所述探针固定在针床上,探针的一端与接口连接,另一端位于待烧录IC安装区的上方,并用于与待烧录IC接触;待烧录IC安装区的上方还设有微动开关;当上盖盖下时,上盖与安装在待烧录IC安装区的待烧录IC接触;所述烧录治具盒包括第二接口、烧录器、传感器、电源;所述电源、传感器、第二接口均与烧录器连接;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通过排线连接,所述微动开关连接传感器;所述烧录器上还设有用于在烧录时选择与待烧录IC类型对应的烧录文件的选择按键。
优选的,烧录治具盒上还设有状态灯,该状态灯与烧录器连接。
优选的,烧录治具盒上还设有蜂鸣器,该蜂鸣器与烧录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口为具有多个插接口的ISP接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接口为具有多个插接口的ISP接口。
优选的,所述微动开关为触发式微动开关。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脱机烧录方法,其步骤流程简单,生产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二,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脱机烧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各种待烧录IC类型的烧录文件加载至烧录器;
步骤2、根据待烧录IC的类型按下相应的选择按键,选择跟待烧录IC类型相应的烧录文件;
步骤3、将待烧录IC安装至待烧录IC安装区;
步骤4、微动开关闭合;
步骤5、传感器检测到微动开关闭合后,向烧录器发送导通信号;
步骤6、烧录器接收到来自烧录器的导通信号;
步骤7、烧录器将与待烧录IC类型对应的烧录文件并通过探针完成对待烧录IC的烧录工作。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事先将各种不同待烧录IC类型的烧录文件加载于烧录器存储,进行烧录时可以对各种类型的IC进行烧录,免去了电脑等的使用以及人员对电脑的点击操作,节省了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更加节能环保,另外,相对于每烧录一次,操作人员就对着电脑实际点击操作一次,直接将烧录文件加载到烧录器避免了烧录时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而带来的不必要的烧录出错;
2、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采用具有多个插接口的ISP接口,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间通过排线连接,当只需要烧录一块IC时,则只用一条排线通过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其中一个插接口连接即可,若是需要烧录多块IC时,则通过多条排线连接,拆卸方便,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脱机烧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烧录治具;11、上盖;12、待烧录IC安装区;13、针床;14、探针;15、第一接口;16、微动开关;17、待烧录IC;2、烧录治具盒;21、传感器;22、烧录器;23、电源;24、第二接口;25、排线;26、状态灯;27、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浦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浦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36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