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滴定硫酸根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003062.2 | 申请日: | 2015-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2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 发明(设计)人: | 吕鹏;孙柏;钟远;孟瑞英;李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21/79 | 分类号: | G01N21/7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72 | 代理人: | 王宇杨;杨青 |
| 地址: | 810008***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滴定 硫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滴定复杂盐体系中硫酸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盐湖中硫酸盐种类繁多,如石膏(CaSO4·2H2O)、泻利盐(MgSO4·7H2O)、芒硝(Na2SO4·10H2O)和天青石(SrSO4)等,这些盐湖资源均具有开采利用价值。硫酸镁可用于制备高性能、高附加值的镁盐功能材料。芒硝主要用于洗涤剂工业、纸浆工业、玻璃制造业、染料、纺织工业和建筑业等,目前也被用于与盐田光卤石生产农业上急需的硫酸钾肥。硫酸钾作为主要无氯钾肥,同时具有钾元素、硫元素双重肥效,而钾肥主要来自于盐湖的开发。
在复杂盐体系中包含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重金属的氯盐、碳酸盐、硼酸盐等,因此,硫酸根的分析受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共存离子干扰的问题。
硫酸根的分析方法有很多,按含量分析的方法主要可分为3类:
1)常量分析:其主要包括重量法、容量滴定法、光度比浊法和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方法等;
2)微量分析:其中主要包括荧光光谱法、铬酸钡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等;
3)痕量分析:其中主要包括原子吸收法、离子色谱法等。
在复杂含盐体系中,尤其是盐湖卤水中,硫酸根含量较高,一般采用常量分析法进行分析。
常量分析中的方法可分为3类:
1)重量法:经典的分析方法,其准确度高、方法成熟,但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高,测定耗时长,不适于快速分析;
2)仪器分析法:操作简单、快速,但精确度偏低、仪器价格昂贵、适用范围有限;
3)容量滴定法:其准确度高、操作简单快速、适用范围广,较前两类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容量滴定法也是一种经典的方法,有较好的精度和准确度,适应于高含量硫酸根的快速分析,但易受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影响,滴定时有干扰,引起分析偏差。其中主要包括EDTA容量法、示波极谱法、电位滴定法、铬酸钡容量滴定法、盐酸联苯胺容量、茜素红容量滴定法等。
一般认为,茜素红容量滴定法和盐酸联苯胺容量滴定法的精度、准确度和操作方法明显优于其他四种方法。相对于茜素红容量滴定法而言,盐酸联苯胺容量滴定法涉及到沉淀的转移和溶解,这使得实验步骤即繁琐又引入了误差。但茜素红容量滴定法也有缺陷,其一,BaSO4沉淀会在溶液中溶解;其二,当有其他离子共存时,会引起对硫酸根含量分析的干扰,从而引起分析误差。
James S.Fritz于1954年提出,以茜素红作为指示剂,将样品先通过阳离子交换柱前处理,然后在合适的醇含量、pH等条件下,用标准钡溶液对硫酸根进行直接滴定,终点变化灵敏,适用于较纯的样品分析。(参见Direct Titrimetric Determination of Sulfate[J].Analytical Chemistry,1954,26:1593~1595)。该方法侧重重金属离子对于滴定的干扰,未涉及复杂卤水体系中的干扰离子的研究;且该方法的样品需要经过离子交换的前处理,复杂的操作会引入误差。
在此基础上,马秀卿与马茜采用该法对Na+/SO42-质量比为2.39、K+/SO42-质量比为2.03、Ca2+/SO42-质量比为0.0149、Mg2+/SO42-质量为0.1、Fe3+/SO42-质量比为0.005时,干扰离子存在下的硫酸根进行研究,通过采用混合指示剂和控制滴定条件的方法,使得分析结果最大相对误差≤0.4%。(参见有常见阳离子存在下用改进的茜素红-S法测定硫酸根的研究[J].太原工业大学学报,1985,(1):17~29;以及用茜素红-S法测定硫酸根及消除钾钠干扰的研究[J].山西化工,1991,(3):45~47,53)。但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该方法只研究了低浓度下的干扰离子对硫酸根分析的影响,未对高浓度的离子干扰做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30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