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节防侧翻式两用三轮飘移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02277.2 | 申请日: | 2015-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7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庞明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门市卓维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5/06 | 分类号: | B62K5/06;B62J1/12;B62M9/02;B62K5/08 |
代理公司: | 苏州集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9 | 代理人: | 安纪平 |
地址: | 226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防侧翻式 两用 三轮 飘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娱乐车,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防侧翻式两用三轮飘移车。
技术背景:
目前市场上虽然有数款漂移车,但一般车座和脚蹬的间距比较固定,形成了大孩子与小孩子不能通用,而且,市场上的漂移车的前轮比较大,又将车座设置得很低,使骑行者的脚抬得比车座要高,从而使骑行者的屁股容易向前滑,骑行时很不舒服,并且,由于构造和结构的原因,在玩漂移时还是会出现摔跤现象,这些都比较遗憾;目前市场上的漂移车还不能实现漂移和扭扭两用,这又是一种遗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以前后调节车座、车座比中轴高、并且转向时车身会向转向的方向倾斜的——可调节防侧翻式两用三轮飘移车。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可调节防侧翻式两用三轮飘移车,包括车身、后轮架、两转向杆、两连杆、车椅座、车椅、前轮、两万向轮和驱动机构,其特征是:车身包括车梁、前轮叉、斜连管、五通管、轴承座和转向座,车梁的前端焊接前轮叉,车梁前端的上方焊接斜连管,斜连管的顶端焊接五通管,车梁的后端焊接轴承座,与车梁焊接后的轴承座,成下前上后的倾斜,轴承座的上下各镶嵌一轴承,转向座是一横向的圆管,转向座焊接于车梁中部的下方,前轮叉的前端安装前轮;后轮架由后架、连接片、短轴和万向轮座构成,后架是一圆管的两头向后下方弯曲而成,后架两弯曲端的管孔中各固定连接一万向轮座,后架的中间向前焊接一连接片,连接片的中间向上焊接短轴,连接片的左右两头各有一上下向的圆孔,短轴是一圆柱形的金属上部用车床车小而成,短轴顶端的中间有一轴向的螺纹孔,后轮架的短轴从下向上穿入轴承座中的两轴承内孔中,并用螺栓配合垫片拧接于短轴的螺纹孔中,与车身连接后的后架向后下方弯曲的两头,成上前下后地倾斜,将后轮架转动连接于车身的后端,后架的两万向轮座中各拧接一万向轮;转向杆是一圆管的下部两折弯成波状形、圆管的下折弯处焊接一管圈的部件,转向杆的下端压扁,转向杆的压扁处冲有一圆孔,两转向杆的管圈通过一对锁螺栓与车身的转向座转动连接,两转向杆的圆孔连接两连杆的前端,连杆是用一铁线的两端折弯、两折弯端上开有外螺纹而成,两连杆的后端连接于后轮架连接片两头的圆孔中;车椅座连接于车梁的后部,车椅座包括上椅座和下椅座,上椅座由上冲件、两螺筒和上塑料衬构成,上冲件左右两头冲孔的下方各焊接一螺筒,上塑料衬两上下向的圆孔与焊接于上冲件的两螺筒相对应,上塑料衬的弧形凹槽与车梁椭圆管的上管面相对应,上塑料衬镶嵌于上冲件中,下椅座由下冲件和下塑料衬构成,下塑料衬两上下向的圆孔与焊接于上冲件的两螺筒相对应,下塑料衬的弧形凹槽与车梁椭圆管的下管面相对应,下塑料衬镶嵌于下冲件中,下椅座通过两螺栓与上椅座抱接于车梁上,车椅通过两螺栓连接于车椅座;驱动机构包括中轴、曲柄、牙盘、脚蹬、飞轮和链条,中轴通过中轴配件转动连接于五通管中,两曲柄固定连接于中轴的两头,牙盘固定于右曲柄,两脚蹬连接于两曲柄,飞轮连接于前轮的右侧,链条绕接于牙盘和飞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车梁焊接后的轴承座,采用下前上后的倾斜,使得该车在转弯和玩漂移时能更有效地防侧翻,本发明采用下椅座与上椅座抱接于车梁的方式,使得车椅在车梁上的固定位置能够前后调节;在车梁前端的上方焊接斜连管,斜连管的顶端焊接五通管使得本发明能采用牙盘通过链条带动飞轮的方式提速,从而前轮能够采用小轮径轮,使得该车的包装可以大大缩小;采用两转向杆连接两连杆、两连杆连接后轮架的方式,使该车玩漂移时更灵活,并且将两转向杆分别向前后压到底,使得后轮架斜到很小的角度,此时该车的包装可以达到最小;将两转向杆轮替前后摇动连带后轮架的两头前后摆动,配合两万向轮的作用,该车同样能以较快的速度前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车身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后轮架的构造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两转向杆的构造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车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向左漂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向右漂移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装箱状态示意图
图中:1——车身,2——后轮架,3——转向杆,4——连杆,5——车椅座,6——车椅,7——前轮,8——万向轮,9——驱动机构;其中车身1还包括:11——车梁,12——前轮叉,13——斜连管,14——五通管,15——轴承座,16——转向座;车椅座5还包括:51——上椅座,52——下椅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门市卓维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海门市卓维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22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