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菊芋间作燕麦改良内陆盐碱地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02143.0 申请日: 2015-01-05
公开(公告)号: CN104641752A 公开(公告)日: 2015-05-27
发明(设计)人: 张强;李磊;王斌;郜春花;李建华;冯悦晨;孙捷;黄高鉴;聂督 申请(专利权)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B77/00 分类号: A01B77/00
代理公司: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代理人: 李毅
地址: 030031 山***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菊芋 间作 燕麦 改良 内陆 盐碱地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菊芋和燕麦成一定比例间作改良内陆盐碱地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共有盐碱地9913万公顷,其中内陆型盐碱地面积最大,约占全国盐碱地的69%。内陆盐碱地具有土壤碱性强、代换性钠离子含量高、土壤物理性状差、作物出苗差产量低等特征。目前,内陆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主要包括水利工程措施、化学措施、农艺措施和生物措施。水利措施是盐碱地改良的基础,但投资较大,而且单纯依靠水利措施无法代换土壤中的钠离子。化学措施和农艺措施改良内陆盐碱土的重要措施,需要配合其他措施进行。利用生物耐盐能力,吸收土壤中的盐碱,具有投资少、效果彻底的优点,近年来成为盐碱地改良的重要措施。

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 别名洋姜、鬼子姜,为菊科向日葵属1 年生草本植物,由北美洲引入我国。菊芋地上部分茎叶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素,是猪、牛、羊的优质饲料。菊芋地下部分富含淀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可以食用也可以腌制咸菜、晒制菊芋干或作制取淀粉和酒精原料,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菊芋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目前菊芋已成为盐碱地改良的先锋植物,在利用我国盐碱非耕地资源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获得较大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燕麦(Avena sativa)别名皮燕麦,为禾本科植物,经济价值很高,其主要表现在营养、医疗保健和饲用价值方面。燕麦是世界性栽培作物,分布在五大洲42个国家,但集中产区是北半球的温带地区。燕麦适应能力强,是粮饲兼用作物。燕麦为一年生作物,须根系,特别适宜于我国北方高寒山区种植,具有较强的耐瘠薄碱能力。由于燕麦含有丰富的对降血糖有积极功效的β葡聚糖,近年来越受到高血糖患者的欢迎,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功能食用作物之一。同时,也是一种投资较少、用工较少、我国北方高寒山区市场需求较大的作物。针对现有技术,如何在改良盐碱地的策略和措施方面兼顾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关系、兼顾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菊芋间作燕麦改良内陆盐碱地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生物改良内陆盐碱地的方法,在改良盐碱地的同时,兼顾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关系、兼顾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易于在我国北方高寒山区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本发明的菊芋间作燕麦改良内陆盐碱地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1)适宜条件  pH8.8-10.5、全盐量0.3%-1.0%、碱化度15%~75%的中、重度内陆盐碱地;

(2)10月下旬—11月上旬,进行土地平整,平整后施用有机肥1~2吨/亩、脱硫石膏1~2吨/亩、化学改良剂硫酸亚铁50~100公斤/亩,将上述改良材料撒施在地表,然后用旋耕机旋耕至表层15~20cm土壤中,使其与土壤混合均匀;

(3)11月中旬~11月下旬,进行冬季灌溉洗盐,灌溉量为150~200m3/亩;

(4)按菊芋与燕麦的行数分别为3行和10行的比例间作整地、施肥和播种,分别是:在4月初燕麦按照每亩施用5~8kg N、4~6kg P2O5和3~5kg K2O的单质化肥或者等效的复合肥,施肥后进行旋耕、耙耱,播种深度2~3cm,行距为20~25cm,播量8~10公斤/亩;菊芋4月下旬播种,按照每亩施用8~12kg N、10~15kg P2O5和5~8kg K2O的单质化肥或者等效的复合肥,撒施后利用旋耕机旋耕,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菊芋用种块播种,每穴播1~2 块,播种深度为4~5cm,株距为30~40cm,行距50~60cm,播种后覆土耙耱、踏实;

(5)在菊芋2~3叶时进行间苗,亩株数控制在3000株,在主茎7~8叶期中耕除草,并进行培土,在10月中旬叶片开始变黄后收获;燕麦在封垄前喷施除草剂,控制田间杂草,在9月中旬乳熟期开始收获。

采用本发明的生物改良方法,通过菊芋与燕麦的间作的交互作用使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和经济收益产生了叠加效果,较菊芋与燕麦的单作具有显著的差异。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21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