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湿法冶金加压浸出试验的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01867.3 | 申请日: | 2015-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1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宋涛;刘胜贤;胡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02 | 分类号: | C22B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湿法 冶金 加压 浸出 试验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湿法冶金实验领域,具体的是用于湿法冶金加压浸出试验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富钛料是采用氯化法生产高档金红石型钛白粉和海绵钛的重要原料。而海绵钛是制备金属钛、钛合金和钛材的原材料。高档金红石型钛白粉是发展中国家市场急需的产品。在发展中国家,高档钛白粉需求量的增长速度与该国国内的增长总值GDP增长速度相当。以富钛料为原料生产高档金红石型钛白粉和海绵钛,具有单位产品的原料消耗少、工艺流程简单、设备产能高、生产过程“三废”量少等优点。所以获得富钛料,是钛工业领域极为重要的。
富钛料包括高钛渣和人造金红石。高钛渣的生产主要是采用电炉熔炼法,人造金红石的生产主要是湿法浸出法,然而利用电炉熔炼法能获得二氧化钛含量为72%-95%的钛渣,利用高压浸出法能得到二氧化钛含量均大于92%的人造金红石。然而利用浸出法生产人造金红石在我国还不成熟,还处于研究阶段。
利用加压浸出法生产人造金红石常用到加压浸出设备为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设置在釜体内的搅拌装置、反应釜盖、密封装置和传动装置等。将试剂溶液和浸出料同时加入反应釜体内,上好反应釜盖,调节至必要的压空气力,密封后开始升温,至相关温度后,传动装置传递动力使搅拌装置开始在釜体内搅拌样品,使样品反应均匀,至浸出温度后,开始保持恒温浸出。
然而,在实验室进行湿法冶金实验,通长需要多组实验进行对比,而采用反应釜来进行湿法加压浸出实验,由于反应釜的搅拌装置伸入反应釜体内进行搅拌,一次只能进行一个反应,要完成多组实验就需要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在多次重复实验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因素不能保证百分百一致,影响实验的精度和效率。反应釜作为一种反应设备,维护费用高,且反应釜体积大,增加了试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湿法冶金加压浸出试验的实验装置,其专用于湿法冶金加压浸出试验,能够满足研究开发小批量、多批次的要求,提高试验效率,降低试验成本。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湿法冶金加压浸出试验的实验装置,包括加热炉、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安装支架和翻转机构;
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加热炉的炉体内,所述翻转机构经安装支架安装于加热炉的炉体内,且所述翻转机构与安装支架转动配合;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支架和用于固定一组样品瓶的样品瓶固定装置,所述样品瓶固定装置安装在翻转支架上;
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加热炉的炉体外,且所述驱动机构经传动机构驱动炉体内的翻转机构绕其轴线自转,在所述加热炉的炉体上设置有容传动机构穿过的传动窗。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支架呈H形,包括一块中间板和两块侧板,且所述中间板平行于翻转机构的自转轴线。
进一步的,所述样品瓶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中间板上的一组定位孔、与中间板相配合的限位环以及两端分别固定于对应侧板的一组压杆,由定位孔构成样品瓶的周向限位结构,并由限位环以及压杆构成样品瓶的轴向双向限位结构,且所述各压杆的形状分别与对应的各定位孔的中心连线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按列设置在中间板上,所述压杆为直杆,且所述压杆的数量与所述定位孔的列数相一致,各列定位孔均沿翻转机构的自转轴线对称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环与样品瓶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支架包括分别安装于两侧板且轴线重合的两根轴头,所述翻转支架两端的轴头分别安装于安装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为传动轴,且所述传动轴与对应轴头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可调速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验时,样品瓶经样品瓶固定装置固定在翻转支架上,再由加热炉实施加热的同时随翻转支架的转动而翻转,由样品瓶的翻转确保其内样品的受热、混合和反应的均匀;且,每次均能通过样品瓶固定装置固定多个样品瓶,能确保各样品瓶内样品在相同的加热和翻转条件下进行试验,实验效率高,实验结果可比性好,能极大的提高试验的效率,降低试验的成本。其次,该装置结构简单,且能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加热炉进行改造,实现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湿法冶金加压浸出试验的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翻转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样品瓶结构示意图。
图中,驱动机构1,安装支架2,传动轴31,轴头32,翻转机构4,联轴器5,传动窗6,限位环7,炉体10,中间板41,侧板42,定位孔43,压杆4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18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