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射成型制品与模具的自动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01591.9 | 申请日: | 2015-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4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生;颜春;涂丽艳;祝颖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1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6 | 代理人: | 崔佳佳,马莉华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 成型 制品 模具 自动 分离 装置 | ||
1.一种产品与模具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模块、上模具起模模块、产品起模模块、和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输送模块包括第一输送装置(1)、第二输送装置(2)和第三输送装置(15);所述的第二输送装置(2)上设有第二拨料装置(18),所述的第二拨料装置(18)用于将下模具移至所述第三输送装置(15);
所述上模具起模模块包括上模具起模架(3)、第一气缸(4)、上模具起模板(5)、起模爪子(6),和第一卡扣装置(8);
所述产品起模模块包括产品起模架(9)、第二气缸(10)、产品起模板(11)、第二卡扣装置(12)和顶模装置(14);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HMI人机交互设备、位置检测元器件、开关类控制元器件,及驱动设备;
其中,所述的上模具起模模块中,所述的上模具起模架(3)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上;
所述的第一气缸(4)安装于所述上模具起模架(3)上,且所述的第一气缸(4)末端与上模具起模板连接;
所述起模爪子(6)位于所述上模具起模板(5)上;
所述产品起模模块中,所述的产品起模架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上;
所述的第二气缸(10)安装于所述产品起模架(9)上,且所述的第二气缸(10)末端与所述产品起模板(11)相连;
所述的顶模装置(14)位于所述的产品起模板(11)对应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输送装置各自包括:固定架、导辊、输送带及电机;其中:
所述的固定架上设有所述的位置检测元器件和所述的开关类控制元器件;
所述的导辊安装于所述的固定架上;
所述电机通过相应的输送带驱动相应的导辊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输送装置上设有一第一卡扣装置(8)、第二卡扣装置(12),和第一拨料装置(1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卡扣装置(8)和第二卡扣装置(12)上均配备位置检测元器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输送装置(2)上设有第二拨料装置(1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中,所述HMI人机交互设备对产品与模具自动分离过程进行全程控制与监测,控制系统智能对紧急情况进行处理。
7.一种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装置进行脱模,且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1)启动所述的第一输送装置,将原始状态模具输送至所述的第一卡扣装置的位置,使下模具与第一卡扣装置卡合,启动第一气缸并驱动上模具起模板进行上模具板的起模;
(2)启动第一输送装置,将所述上模具起模完毕后的模具输送至第二卡扣装置位置,使所述下模具与第二卡扣装置卡合,启动顶模装置将产品顶出,启动第二气缸并驱动产品起模板进行产品的起模;
(3)启动第一输送装置,使所述下模具输送至第二输送装置,然后启动第二拨料装置,使所述下模具移动至所述第三输送装置;
(4)使所述产品起模板下降,使所述产品落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
(5)使所述的上模具起模板下降,使所述上模具落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
(6)启动第一拨料装置,使所述产品移动至所述第二输送装置;
(7)启动第一拨料装置,使所述上模具移动至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然后启动第二拨料装置,使所述上模具移动至所述第三输送装置。
8.一种纤维布注胶成型制品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具有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159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空吹塑机中的吹针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波形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