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口疮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00825.8 | 申请日: | 2015-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1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黄遵羲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山县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7200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口疮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口疮的中药。
背景技术:
口疮,实为口腔溃疡,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粘膜局限性溃疡损伤。可发生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能自愈。以口腔的唇、颊、软腭、齿龈或舌面等处的粘膜多见,发生单个或者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表面覆盖灰白或黄色假膜,中央凹陷,边界清楚,周围粘膜红而微肿,溃疡局部灼痛明显,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的特征。严重者可并发口臭、便秘、头痛、恶心、乏力、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目前治疗口疮的方法存在见效慢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口疮的中药,它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的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口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金银花3-7、板蓝根10-14、粉苞苣6-10、当归10-14、黄芩3-7、岩白菜13-17、黄连1-5、竹叶6-10、薄荷13-17、南瓜叶6-10、黄瓜叶6-10、肉桂1-5。
一种治疗口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金银花5、板蓝根12、粉苞苣8、当归12、黄芩5、岩白菜15、黄连3、竹叶8、薄荷15、南瓜叶8、黄瓜叶8、肉桂3。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对于治疗口疮患者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的优点,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口疮的中药,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g)为:金银花5、板蓝根12、粉苞苣8、当归12、黄芩5、岩白菜15、黄连3、竹叶8、薄荷15、南瓜叶8、黄瓜叶8、肉桂3。
称取以上原料组分,按照汤药的常规制法,加水煮成汤剂服用,每天一剂,一剂分两次服用。
为证明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疗效,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
患儿,吴某,男,4岁。主诉:反复口腔内多发性疱疹、流涎,不利进食,哭闹,予本发明中药服用10余贴,随诊1年无复发。
病例二:
患儿,陈某,女,5岁。主诉:口疮急性发作,口臭流涎,不思饮食,发热,予本发明中药服用10余贴,随访半年无复发。
病例三:
患儿,张某,男,8岁。主诉:反复口疮发作,形体消瘦,厌食,大便秘结,予本发明中药服用20余贴,口疮未再发作。
病例四:
患儿,赵某,女,6对。主诉:口角流涎,口腔溃烂,哭闹不安,不欲进食,予本发明中药服用10余贴,口疮逐渐愈合,且未再发作,食欲渐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山县中医院;,未经霍山县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008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