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选择接入网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84491.0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1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尹长川;武霄泳;于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0/12 | 分类号: | H04W8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颜晶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选择 接入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统一机器到机器oneM2M系统中选择接入网的方法和装置。该选择接入网的方法包括:获取底层网络服务实体NSE的底层网络信息,该底层网络信息包括NSE支持的多个接入网中的每个接入网的接入网标识和每个接入网的接入点信息;根据底层网络信息,确定多个接入网中的每个接入网的代价;从多个接入网中选择代价最小的接入网作为目标接入网;将接入点PoA属性中保存的当前使用的接入网的接入点信息更新为目标接入网的接入点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neM2M系统中选择接入网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在NSE支持多个接入网的情况下,从该多个接入网中选择代价最小的接入网作为目标接入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统一机器到机器系统中选择接入网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全球化标准组织统一机器到机器(英文:one Machine toMachine,简称:oneM2M)随之成立,它旨在高效地部署机器到机器(英文:Machine toMachine,简称:M2M)通信系统,推动M2M全球标准与行业应用融合。现有oneM2M体系采用分层构架,整个构架分为应用层(英文:Application Layer)、公共服务层(英文:CommonService Layer)和底层网络服务层(英文:Network Service Layer),其中,应用层中的应用实体(英文:Application Entity,简称:AE)包含实例化的端到端oneM2M解决方案;公共服务层中的公共服务实体(英文:Common Service Entity,简称:CSE)包含实例化的公共服务功能;底层网络服务层中的底层网络实体(英文:Network Service Entity,简称:NSE)向公共服务层提供底层网络支持。在现有oneM2M体系中,应用实体、公共服务实体以及底层网络服务实体之间的通信通过统一的接口完成,可以兼容不同的底层接入网络。
然而,目前的oneM2M系统仅考虑了底层网络接入的基本要求,而未考虑采用多个类型接入网时的选择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统一机器到机器oneM2M系统中选择接入网的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目前的oneM2M系统中不支持多个类型接入网的选择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oneM2M系统中选择接入网的方法,包括:获取NSE的底层网络信息,所述底层网络信息包括所述多个接入网中的每个接入网的接入网标识和每个接入网的接入点信息;根据所述底层网络信息,确定所述多个接入网中的每个接入网的代价;从所述多个接入网中选择代价最小的接入网作为目标接入网;将接入点PoA属性中保存的当前使用接入网的接入点信息更新为所述目标接入网的接入点信息,其中,所述PoA属性位于CSE的CSE基础资源下。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NSE的底层网络信息包括:获取所述每个接入网的所述接入网标识;向所述NSE发送所述每个接入网的资源请求消息,其中,所述每个接入网的资源请求消息包含所述每个接入网的接入网标识,所述每个接入网的资源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NSE返回所述每个接入网的接入点信息;接收所述NSE返回的所述每个接入网的接入点信息;在所述CSE基础资源下创建所述每个接入网的NSE资源,所述每个接入网的NSE资源用于保存所述每个接入网的接入网标识和所述每个接入网的接入点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底层网络信息,确定所述多个接入网中的每个接入网的代价包括:根据所述底层网络信息中的每个接入网的接入网标识确定所述每个接入网的优先级;根据所述每个接入网的优先级确定所述每个接入网的代价,所述每个接入网的优先级越高对应的代价越小;在所述CSE基础资源下创建所述每个接入网的接入点策略PoAPolicy资源,所述每个接入网的接入点策略PoAPolicy资源用于保存所述每个接入网的接入网标识和所述每个接入网的代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84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