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凹板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84215.4 | 申请日: | 2014-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6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 发明(设计)人: | B·博恩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图泰(芬兰)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5/21 | 分类号: | B01D25/21;B01D25/28;B01D25/30 |
| 代理公司: | 11038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振波 |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凹板 过滤装置 滤室 第一表面 滤板组 悬浮液 过滤 第二表面 端部件 头部件 滤布 固定头部件 固体内含物 可动端部件 悬浮液液体 闭合 第二管 刚性体 释放端 邻接 滤饼 排出 移除 填充 制造 | ||
本发明提出设计用在过滤悬浮液的过滤装置中的凹板(1),过滤装置具有固定头部件、可动端部件和包括多个凹板(1)的滤板组,滤板组具有:在滤板组内邻接凹板(1)的滤室、将悬浮液填充到滤室中的第一管、从悬浮液收集出固体内含物的滤布和把悬浮液液体部分作为滤液从滤室排出的第二管,其中通过朝头部件方向推端部件能在过滤前闭合过滤装置,通过释放端部件且使端部件移离头部件能在过滤后打开过滤装置以从滤布移除滤饼,其中凹板(1)有滤室处第一表面(9)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10),由板材(2,3)形成第一表面(9)和第二表面(10),凹板(1)有在板材(2,3)之间的刚性体(15)。本发明还提出制造凹板(1)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在过滤悬浮液的过滤装置中的凹板的制造方法,过滤装置具有固定头部件、可动端部件和包括多个凹板的滤板组,滤板组具有:在滤板组内部邻接凹板的滤室、用于将悬浮液填充到滤室中的第一管、用于从悬浮液收集出固体内含物的滤布、和用于把悬浮液的液体部分作为滤液从滤室排出的第二管,其中,通过朝着头部件的方向推动端部件能够在过滤之前闭合过滤装置,通过释放端部件并且使得端部件移动离开头部件能够在过滤之后打开过滤装置以从滤布移除滤饼,其中,成形第一板材以在滤室处提供凹板的第一表面,并且成形第二板材以提供凹板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将泡沫注入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之间的空间中,在泡沫硬化后该空间被刚性体填充。
背景技术
除了其它文件以外,从DE 10 2007 027 033 A1公知一种凹板。
凹板必须能够承受不可避免的压差,并且在因压差而发生挠曲之后能够恢复成原始形状。凹板必须承受大的封闭力和密封力以及全过程压力,同时又不会被压缩。必须能够进行机加工确保尺寸精度,以及安装密封环和密封膜。固定区和支撑区必须足够坚固,并且还必须能够提供包括用于滤液、洗涤介质、空气等的内部通道的机会。目前,这种凹板大多由聚丙烯(PP)乃至钢成型,并且随后机加工成最终形状。
PP板制造商的有限数量和成型压机技术的有限尺寸在技术上以及在经济上约束了过滤装置的制造和应用。
US2001/0021428A1提出了一种根据上述的方法,其中,通过用刚性聚乙烯滚塑来把包括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的壳体制造成一个密封中空件。
待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替代的凹板。
发明内容
从已知的方法出发,本发明提出了把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安装到框架上,其中,该框架包含有用于滤液所需的所有钻孔和孔腔,并且泡沫与框架一起构成了刚性体。
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凹板,过滤装置的制造商和用户不再依赖PP板制造商和他们有限的制造能力以及有限尺寸的成型压机。根据本发明的凹板提供了抗压差的非常高强度且轻重量的凹板,无需庞大且昂贵成型压机且制造周期短的全自动化制造。
在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法中,板材由织物形成。织物表面提供了高的抗弯曲应力性能。替代地,板材可以是塑料膜或者钢板。
在这种方法中,织物优选地由纤维增强。因而,表面的抗弯曲应力性能进一步增大。
此外,在这种方法中,纤维优选地是玻璃纤维。各种玻璃纤维增强织物有市售,并且对玻璃纤维增强织物的处理众所周知。替代地,纤维可以例如为碳纤维、陶瓷纤维或者金属纤维。
在这种方法中,凹板具有由织物制成的板材,织物优选地浸渍有硬化树脂。众所周知,用硬化树脂浸渍可赋予织物尺寸稳定性和防渗透性。作为赋予织物自身尺寸稳定性的替代方案,模具可以衬有柔性织物,并且随后由硬化材料填充模具以形成刚性体。
此外,在这种方法中,树脂优选地为聚乙烯。用聚乙烯(PE)浸渍织物是众所周知的,并且为此PE是非常具有竞争性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图泰(芬兰)公司,未经奥图泰(芬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842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