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网络节点中使用的方法和链路的接收和发送节点以及相关联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84052.X | 申请日: | 2014-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5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进华;张战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严芬;宋志强 |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节点 使用 方法 接收 发送 以及 相关 设备 | ||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在网络节点中使用的方法和相关联的网络节点。所述方法包括:确定链路的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其中所确定的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包括链路的专用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以及由网络节点控制的所有链路的公共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并且其中公共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包括探测和感测周期、以及探测和感测间隔;以及将所确定的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发送到链路的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本公开还公开了一种在链路的接收节点中使用的方法和相关联的接收节点。本公开还公开了一种在链路的发送节点中使用的方法和相关联的发送节点。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中提出的技术通常涉及无线通信网络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在网络节点中使用的方法和相关联的网络节点,涉及在链路的接收节点中使用的方法和相关联的接收节点,以及涉及在链路的发送节点中使用的方法和相关联的发送节点。
背景技术
本部分意在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个实施例的背景技术。本部分中的描述可以包括可探求的构思,但其不一定是之前已经想到或探求过的构思。因此,除非本文另有指示,否则本部分中描述的内容不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或权利要求书的现有技术,也不因其仅仅被包含在本节中而被承认为现有技术。
目前,在30-300GHz的高频率下运行的诸如毫米波(MMW)无线系统的无线通信网络或系统正在成为一种有前景的技术,该技术通过启用多Gb/s速度来满足爆炸性带宽需求。例如,第五代(5G)网络很可能成为演进的第三代(3G)技术、第四代(4G)技术和新兴或基本上新的组成部分如超密度网络(UDN)的组合,它也称为MMW 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在这样的高频率下,发射机、接收机或两者都可以使用大量的天线。为了弥补通常发生的大的传播损耗,波束赋形成为MMW无线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特征。
波束赋形是用于定向信号发送或接收的信号处理技术。这是通过将相控阵列中的天线元件按照如下方式组合使得特定角度的信号经历建设性干扰而其他信号则经历破坏性干扰来实现的。波束赋形可以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以便实现空间选择性。与全向接收/发送相比的改进被称为波束赋形增益。当发射机、接收机或两者都有多个天线可用时,因此重要的是将有效的波束模式应用于天线以更好地利用相应无线信道的空间选择性。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一个示例MMW RAT网络。如图1所示,存在一个称为中央控制单元(CCU)的网络节点,其负责诸如AN1、AN2、 AN3和AN4之类的接入节点(AN)之间的参数配置和协调。
通常,接收机侧的接收功率可以表达为:
其中,PTX为发送功率,GTX和GRX分别为发送和接收天线的增益,λ为波长,α为由介质中的吸收引起的衰减因子。对于60GHz的MMW 波链路,氧吸收损耗可高达16dB/km。
根据上述公式,显然无线电波的衰减与1/λ2成比例。在相同的传播距离下,在不考虑氧吸收的情况下60GHz比2GHz多衰减29.5dB。
考虑到这一点,为了补偿额外的衰减,高增益波束赋形是必需的。由于波长很小,更多的天线元件可以集成在相同尺寸的天线面板中。这使得可能达到更高的波束赋形增益。然而,如果存在几十或几百个天线元件,则由于不可接受的成本,每个天线元件一个RF链是不适用的。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天线元件共享一个RF链,并且针对每个天线施加模拟相位调整,以便调整波束方向并使波束赋形增益最大化。由于窄的TX波束,需要引导信标信号的发送以实现AN发现区域,并且进行波束赋形训练以最大化波束赋形增益。
同时,高增益波束赋形可能带来挑战,包括例如隐藏问题和耳聋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840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