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和电池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83272.0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8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鹤田尚英;松井亮;松木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A61B1/00;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于靖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和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推进医疗设备的无线化,开始提出了使用电池来提供电力的类型的处置器具。
此时,预想普通地每单位质量的能量密度较高的锂离子电池被灵活运用的情况。
普通的电池具有电池单元和导电性的端子等,该电池单元能够充电和放电,该导电性的端子用于与外部的充电器或医疗设备等电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给电池充电或从电池放电时,通过使电池的端子与设置于充电器等的导电性的端子等接触而将两者电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5542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池组件中,导电性的端子在外表面上露出,因此需要注意使端子不被水弄湿等,操作繁杂。
并且,为了使电池的端子与设置于充电器等的端子等接触,需要以规定的朝向将电池装填于充电器等中,在该点上操作也繁杂。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操作容易的电池和电池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电池,其具有:电池单元,其能够充电和放电;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它们与所述电池单元连接,以非接触状态与外部的电极电连接;切换部,其被设置于包含所述电池单元、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在内的电池电路内,将在所述电池电路内流动的电流切换成交流或直流;以及绝缘性的壳体,其在内部收纳有所述电池单元、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以及所述切换部。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提供一种电池系统,其具有:本发明的电池;以及连接设备,其具有凹部以及连接设备侧第一电极和连接设备侧第二电极,所述凹部供所述电池装填,所述连接设备侧第一电极和所述连接设备侧第二电极在所述连接设备自身的内部沿着所述凹部的内表面配置,当将所述电池装填于所述凹部内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连接设备侧第一电极和所述连接设备侧第二电极以能够电容耦合的方式对置。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电池构成为端子等导电性部件不在外表面上露出,因此操作容易。
本发明的电池系统在充电时和放电时的操作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和充电器的电池系统的立体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充电器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5是充电时的电路图。
图6是示出安装有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的处置器具的立体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向处置器具放电时的电路图。
图8是示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装填于该处置器具中的状态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装填于该处置器具中的状态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电池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电池的变形例的电极配置的一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电池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9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1的立体图。电池1具有:绝缘性的壳体10,其构成自身的外表面;以及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它们配置于壳体10内。
壳体10由绝缘性的材料形成。作为形成壳体10的材料优选树脂。例如,作为材料可以使用聚碳酸酯、氟树脂、PEEK(聚醚醚酮)等。形成壳体10的绝缘性材料的介电常数优选在2以上。若由介电常数在2以上的高介电常数的材料构成壳体10时,能够增大在后述的送电/受电时产生的静电容量,能够降低在送电/受电时作用于电极的电压值。
图2是电池1的剖视图,示出了从图1所示的右侧面13侧观察时的状态。在壳体10的内部收纳有:电池单元23,其能够充电和放电;以及切换部24,其与电池单元23、第一电极21以及第二电极22电连接。第一电极21、第二电极22、电池单元23以及切换部24通过配线25而连接,从而形成电池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832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