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80315.X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0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一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13/26 | 分类号: | B66B1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龚晓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门装置,能够高精度且可靠地检测被开闭出入口的门夹住的绳状障碍物。为此,电梯门装置具有:双开式的一对门,其对电梯的出入口进行开闭;投光单元,其设于一对门中的一方,并照射光;受光单元,其设于一对门中的另一方,用于接收来自投光单元的光;门端部件,其设于一对门中的一方的靠门挡侧的端部;以及检测单元,其根据受光单元的受光状态,检测一对门之间的障碍物的存在,在门端部件上形成有:引导槽,其跨越门的层站侧和轿厢侧设置;以及贯通孔,其设于引导槽的底部,对来自投光单元的光进行缩束,受光单元被设置为,能够接收从投光单元照射并通过了贯通孔的光,在利用门将出入口全闭的状态下受光单元未接收到来自投光单元的光的情况下,检测单元检测为存在绳状的障碍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梯门装置中已知有如下的技术:在电梯出入口的两侧设置投光器及受光器,在从投光装置向受光装置的光被遮挡的情况下,检测出障碍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2451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0919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由于来自投光装置的光具有扩散性,因而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现有的电梯门装置中,例如在障碍物是宠物的牵绳等较细的绳状物的情况下,有时存在来自投光装置的光的一部分被障碍物遮挡,但是在障碍物的旁侧通过的光扩散而到达受光装置的情况。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不能高精度地检测出细绳状的障碍物。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提出的,提供一种能够比以往精度高且更可靠地检测出被对电梯出入口进行开闭的门夹住的绳状障碍物的电梯门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门装置具有:双开式的一对门,其对电梯的出入口进行开闭;投光单元,其设于所述一对门中的一方,并照射光;受光单元,其设于所述一对门中的另一方,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投光单元的光;门端部件,其设于所述一对门中的所述一方的靠门挡侧的端部;以及检测单元,其根据所述受光单元的受光状态,检测所述一对门之间的障碍物的存在,在所述门端部件上形成有:引导槽,其跨越所述门的层站侧和轿厢侧设置;以及贯通孔,其设于所述引导槽的底部,对来自所述投光单元的光进行缩束,所述受光单元被设置为,能够接收从所述投光单元照射并通过了所述贯通孔的光,在利用所述门将所述出入口全闭的状态下所述受光单元未接收到来自所述投光单元的光的情况下,所述检测单元检测为存在绳状的所述障碍物。
或者,本发明的电梯门装置具有:单开式的门,其对电梯的出入口进行开闭;门挡柱,其配置为在通过所述门将所述出入口全闭时与所述门的门挡侧邻接;投光单元,其设于所述门,并照射光;受光单元,其设于所述门挡柱,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投光单元的光;门端部件,其设于所述门的靠门挡侧的端部;以及检测单元,其根据所述受光单元的受光状态,检测所述门与所述门挡柱之间的障碍物的存在,在所述门端部件上形成有:引导槽,其跨越所述门的层站侧和轿厢侧设置;以及贯通孔,其设于所述引导槽的底部,对来自所述投光单元的光进行缩束,所述受光单元被设置为,能够接收从所述投光单元照射并通过了所述贯通孔的光,在利用所述门将所述出入口全闭的状态下所述受光单元未接收到来自所述投光单元的光的情况下,所述检测单元检测为存在绳状的所述障碍物。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电梯门装置发挥如下的效果:能够比以往精度高且更可靠地检测出被对电梯出入口进行开闭的门夹住的绳状障碍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门装置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803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